《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2)

时间:2021-08-31

  二、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 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指名读,读响亮,教师随机正音,全班齐读

  过渡:吟诵古诗不但要响亮,通顺,还要有节奏,这样才能吟诵出古诗的韵味来。

  3、 听录音范读,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画出节奏。

  4、 课件出示古诗指名朗读,读出节奏,教师随机画出节奏。

  出示课件: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5、小组朗读、全班齐读。

  三、  导学演练,体会感情。

  (1)诗中写了一件什么事,你从哪几句诗知道的?

  (2)诗人送别友人,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同桌之间可以演一演。

  (3)生自由演练,指名演练。

  (4)师生评价

  四、  观图入境,品味感情

  1)师边范读,边板画(诗人站在江边看着远去的船只。生观察图,体会诗人的心情。(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2) 结合板画,体会诗人感情

  A说说哪几句诗可以表现图的意境。

  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这句诗什么意思呢?

  ②生交流,汇报

  ③“孤”是什么意思?(孤单,孤独)“孤帆”(一只船)

  ④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长江上应该是千帆过境,百舸争流的景象,诗人为什么要说孤帆呢?

  ⑤诗人站在岸边看着友人乘坐的船远去,诗人心中有什么样的感触呢?(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感情)

  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⑥船渐行渐远:“孤帆远影碧空尽”“尽”是什么意思?(消失了,没有了)真的什么都尽了吗?(不是)“不尽”的是什么?(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诗人送别友人,当船行驶到远方,诗人依然伫足远望。

  师引读“孤帆――”生接读 “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⑦师:“唯见长江天际流”想象一下诗人这时眼中看见了什么?(只看见滚滚长江水)从哪个字看出只看见?(唯见)这江水就像?(诗人对友人绵绵不绝的情谊)

  B看图想象

  ①孤帆已消失在诗人的视线外,只看见了滚滚的长江水,此时,李白的心情一定会像这江水一样不平静吧!他会想些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说他们在一起时的事例,以及两人分别后的惆怅)

  可用这样的句式:当李白    ,孟浩然     。

  当李白    ,孟浩然     。

  ②这时你就是李白,站在江边久久凝望着扬帆远去的故人。指一生接读。

  这时你就是李白,感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指一生接读。问:你读后体会到了什么?(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板书:依依不舍)

  3师引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生齐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  脑中构图,熟读成诵

  ⑴师: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那千年之前李白送别孟浩然的黄鹤楼旁,去体会诗人与友人之间依依不舍的情感吧!

  ⑵(背景音乐:阳关三叠)师范背,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⑶生试背、指名背、齐背。

  六、  总结

  师:人生得一知己不易,古时伯牙绝弦酬知己,李白依依不舍送浩然,这种友情值得我们去寻觅,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