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诗注解及背景

时间:2021-08-31

  导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诗注解及背景,欢迎阅读!

  【原文】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解】

  1、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背靠蛇山,俯临长江,雄伟壮观。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之:往,去。

  3、广陵:扬州的旧名。

  4、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5、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6、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7、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尽:没了,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陆游的《 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8、下:沿江顺流而下。

  9、尽:消失。

  10、唯见:只能见到。

  11、天际:天边。

  【韵译】

  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