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大观园的景观园林艺术特色论文(4)

时间:2021-08-31

四叠山理水的游园特色

  大观园位于荣、宁两府之间,原本就是贾府基地的一部分。根据《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的描述,这处地方无临水之源、背山山脉、隐寺之塔、通市之桥。但却属于“宅傍地”,便于理石挑山、开池凿壑,是护宅之佳境。曹雪芹借助贾琏之口表明了他对这块地的肯定:“正经是这个主意,才省事,盖造也容易。若要置别的地方去,那更费事,且不成体统。”因此,在这块空地上建造园林,既能够避免贾母等内眷外出,又便于元春省亲,还可以利用会芳园旧址。运用会芳园旧有的树木、山石、流水、亭台、栏杆等设施,不仅可以因地制宜,还能减少成本。我国古典园林奉行“有石则灵”的审美原则,将各种各样、玲珑剔透的石头叠加、搭配,能够增添园林的意境美,渲染景观气氛。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篇便叙述了《补天遗石》的故事,描述了一块颇具灵性的顽石,留给读者无穷的遐思。而在大观园中,不仅有山水作为联系各个景区的骨架,还有大小各异的假山,以此将各个景区分割开来。根据《红楼梦》中对元春乘舟游园路线的描述可以看出,重要的庭院都能够乘船到达,因此,大观园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以水为主的园林,这些水流将各个景区分割开来的同时,又使它们联系在一起。大观园中的水“清流一带,势若游龙”,曲折迂回的连接各处,穿插映带在大观园的各处亭馆、建筑中,依形就势,设计巧妙。也正是这些蜿蜒曲折的流水,使亭台楼榭、花草树木倒映水中,更增添了大观园的流动性。

五人为景观的自然之态

  大观园中的园林景观都仿造自然景物,并使之与建筑浑然一体。李纨的住处———稻香村就是一处悠然闲适的景观,“一带黄泥墙,墙上皆用稻茎做掩护。有几百支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此外,还有一望无际的菜花蔬菜,以及一口土井。在富丽堂皇的大观园中,这里俨然是一处宁静的小村落,建筑统一采用自然色彩,植物极富生命力,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视觉感受。此外,大观园中的亭台楼阁也常有登高观赏的功能,且多被安排在景区的边侧,以便保证观赏景色的完整性。可见,大观园中的人为景观,虽然并非源自于大自然的力量,但却处处显现生机。如园中许多建筑都采用翘角的房檐盘旋,铺设路面的也多为碎石。且院内的建筑分布并没有明显的分割轴线,显现出一种“隔而不散”的整体美感。阁轩、游廊、香榭、馆舍、书斋也多是邻水随意搁置,显得随性而自然。除此之外,由于大观园是在贾府原有基地的基础上建造的,因此,地形相对平坦,为了呈现出自然风貌,显示出“真实自然性”,大观园内层楼叠起、复道萦纡,形成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独特园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