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揭密与欣赏(2)

时间:2021-08-31

  多荒唐的解读!简直到了钻牛角尖和臆测的地步了!试想,就算张友士真是来送信的人,什么机会找不到?还用如此费解的手段?连很多专家都解读不了的一个药方,她秦可卿能搞得懂?

  正如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蔡义江所说:“史学不是靠悟而是要靠证据。”《刘心武揭密〈红楼梦〉》一书中为了证明秦可卿是太子之女,弘皙之妹,便从康熙第一次废太子胤礽讲起,把康、雍、乾3朝的这段历史都拉扯上。可是讲来讲去,都与秦可卿是太子之女没有关系,所以是有果没因。从历史材料的角度来看,清代的皇室宗谱是记儿不记女的,又有什么确切的证据说明太子有这么一个女儿呢?所以这一层一层的逻辑在刘心武那里都是不对的。说到秦可卿和贾珍的非正常关系,刘心武说只要有真情就可以超越伦理,可小说创作可以自由发挥这样来写,但史学研究怎么能是这样的态度呢?这个表面看似具有人文精神的言论,恰恰缺乏人文精神。

  我看,与其搞这些拿不出足够证据的所谓的“揭密”来吊人胃口,误导红迷,还不如从静下心来研究点真正能帮助人提高写作水平的东西。

  欣赏名著欣赏什么?答:思想性、艺术性。而艺术性是名著的精华。

  《红楼梦》被评为“我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小说”。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去舍本逐末,搞些所谓的揭密去哗众取宠、骗人钱财呢?须知学术应该是严谨和科学的,是不允许随意猜测的。

  《红楼梦》的艺术性有多方面的表现。你象严谨而宏大的结构,高超的心理描写(笔者曾就此写过一篇小文),精雕细琢令人叫绝的情节描写,高度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高超的伏笔,诗文在刻画人物方面的妙用,人物命名与暗示等,无不充分体现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文学个性。多花点时间去细细体会并作进一步的研究,我想没个人都会从更深的层次上真正认识《红楼梦》的文学价值,而这也才是文学欣赏的要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