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命书《红楼梦》(3)

时间:2021-08-31

  我七十年代读过一遍《红楼梦》,八十年代到“进念二十面体”的时候做了一次《石头记》,又读一遍,九十年代再读一遍,然后最近再读一遍。感受到的东西,全部都不一样了。好像是你曾经经历过的东西的一个映照,或者一个解释,一个宽慰。然后就放下它了,就完全放下了。

  “进念”也是一个大观园啊,也是有这么多的年轻人在那边,各自盛放,他是玫瑰,他是牡丹……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的贾宝玉是荣念曾吧。我真的“开窍”,是因为遇到荣念曾,开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道有个东西叫做“辩证”。

  什么叫辩证?

  荣念曾教会我一件事情,如果你要谈爱情,不要谈爱情,谈面包;你要谈灵魂的时候,不要谈灵魂,谈肉体。这个不是他用嘴巴说的,是我消化之后的比喻。

  我从“辨证”中得来的体会是,不要把看见的再让人家看见一次,要把这个能看见的事情背后隐匿着的那个“看见”,找出来。

  要怎么看呢?

  其实只是需要一个平常心。你有平常心的话,很多门就会帮你打开。

  我们都会对未知有一种欲望,好像在一个黑的隧道,为了往前走一点,就点亮了一根火柴,可是那根火柴是会灭的。所以你要一直点一直点。

  我在八十年代读《红楼梦》的时候,突然之间对三个字很有感觉,叫“聪明悟”。这种“有感觉”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

  宝玉去梨香院,想跟龄官玩,龄官不理他。然后他就出来了,看着贾蔷也走进梨香院去找到龄官,带着一个小鸟玩具。龄官跟他说:“你不就是讽刺我嘛,人家就是被你家买来的小鸟,你现在还用一个小鸟来逗我……”,说完就开始哭。贾蔷听了就知道,原来龄官生病了,所以他说,“我帮你去请大夫。”龄官就在那边跺脚,说“人家已经病了,如果你现在这么大的日头出去,你弄病了,那不叫我更难受?”宝玉在窗外全部把这些看进眼里去了,他走的时候说:“原来天下间,很多的爱不是我所能读得的。所有人的眼泪,也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全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