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3)

时间:2021-08-31

《红楼梦》读后感12

  《红楼梦》是我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故事内容五光十色。书中我最喜爱的人物是贾宝玉,因为他终身下来嘴里就含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因而给他取名叫“贾宝玉”。他是天宫神瑛仆人下凡转世,与林黛玉有着“木石前盟”。

  书中的许多故事让我形象深入。其中有一情节讲到宝玉失掉通灵玉,要知道这块玉就像他的命相同重要,怎样就丢了呢?那天宝玉把通灵玉摘下来却忘掉戴,比及想到那块玉的时分却怎样都找不着了。咱们知道玉丢掉后就屋里屋外、翻箱倒柜地折腾了半响,又问了许多人都说不知道。自从宝玉丢了玉后就生了一场大病。唉!终究也没找到那块玉。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宝玉怎样这样不小心,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给弄丢了,真是太惋惜了!所以,今后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步步留神、不时紧记、仔仔细细地。

  还有故事的结局也挺凄惨的,宝玉竟然在考状元的时分没有回家,咱们都很着急,就四处去找,成果在他父亲找到他的时分看到他被一个和尚还有一个道士挟制住像飞相同的远去了。看得我是不可思议。不愧是我国的四大名著,读完这本书觉得自己的常识又丰厚了许多。还有三本我想着今后我必定会渐渐看完,细细去品尝

《红楼梦》读后感13

  在看《红楼梦》之前,我想大家一定无法想象,一个拥着不可一世的荣华富贵和锦绣前程的侯门公子,最终却以寂寞告终。他柔情似女孩,就如雪花一样,人们还未曾来得及观赏它的美,就已消失在人海中,留下的就只是那泪珠般的回忆和拉长的叹息。

  与宝玉相呼应的是,美若天仙,柔情似水的表妹林黛玉。在我看来,林黛玉来到人间是为了还债,她用一生的眼泪还了前世的债,把所有的感情都交托了贾宝玉,在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归去。

  可能因为他们的爱情本身就带着一种凄美,花落冰韵,诉尽无数的冷音。多么淡薄的缘分,就像一段还未来得及旁白的故事,在心中留下了刻苦的记忆。

  正因为爱的太深,所以才会以悲凉散场。贾宝玉归依佛门,其实早已注定。从此,贾宝玉红尘不染,把痛苦放在心底。

《红楼梦》读后感14

  “丢弃了不离不弃黄金琐,忘记了莫失莫忘通灵玉”,好一个多情潇洒的贾宝玉,好一个娇嫩多病的林黛玉,这两人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感情杯具。

  作者曹雪芹的《红楼梦》,反映了封建时期的黑暗,同时也反映了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愤怒、不满。书中主要写了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性格顽劣的贾宝玉相恋,可是由于凤姐使用了一计掉包计,将黄金锁给掉包了,让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然后林黛玉吐血不止,最终死去了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

  我真是为林黛玉感到不值得啊!更对凤姐的做法感到愤怒!可是人物本身又有什么错呢错得是封建时期的黑暗,什么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么门当户对,这种思想是异常也不对的,这不,贾宝玉和林黛玉就要忍受阴阳两隔,想见又见不到的痛苦,真是太悲惨了,我想读完了这本书的人即使是石头心肠,也会被贾宝玉和林黛玉的遭遇所感动。

  《红楼梦》,你让多少人喜欢看你,又让多少人看完之后垂泪啊!

《红楼梦》读后感15

  我记得在初中和高中时,我就不爱看名著,反而喜欢看下里巴人的书,可能更有情趣! 反而名著更加枯燥无趣,因为要不和政治、党派、社会地位和风气有关!要不就是思想的深刻度!我喜欢看消遣的书,不喜欢去看严肃的书,让人更加难受!我希望一笑而过!不需要反映什么!娱乐,欢快就行,有一定哲理和启发就行!红楼梦让人感到衰败的凄楚和冷清!让人心有余悸!世界万物,都是有也都是无的!人生何必来世走一遭!压根就没有人类不是更好!何必转来转去!人其实就是自己的神!神就是人,就看你怎么想了!人的思想和心态更重要,她左右人的喜怒哀乐和对财富的看法!你觉得快乐就快乐,你觉得幸福就幸福!就看你的感受,谁也代替不了你的,只要勇敢面对,一切都会过去,没有过不去的坎!

【《红楼梦》读后感(合集15篇)】相关文章:

1.《红楼梦》读后感合集11篇

2.《红楼梦》读后感(合集11篇)

3.红楼梦读后感合集11篇

4.红楼梦读后感(合集11篇)

5.红楼梦长 - 《红楼梦》读后感400字

6.红楼梦读后感650字

7.《红楼梦》读后感550字

8.精选读后感: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