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林冠夫与《红楼梦》(2)

时间:2021-08-31

  B、后期梓印本

  早期钞本,如甲戌、己卯、庚辰等几个本子,都带有脂砚斋评,评语文字略有异同,书名就叫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稍后来的几种本子,书中的脂砚斋评,或存或删,但都是上述几个脂评本的衍生本。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本子统称为“脂评本”,是说得过去的。

  另一类本子,即后期的梓印本,概称“程本系统”,说来与事实亦无舛离。可是,某些研究者,将迄今存在的《红楼梦》各种版本,分为“脂本系统”和“程本系统”对举的两大类,这就很有讨论的馀地。这种版本分类法,尽管十分流行,但并不确切,因为二者不是对举的类。

  因为,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第一个印本,曰“乾隆辛亥萃文书屋木活字摆印本”,今通称的程甲本,其祖本为梦觉本,也是一个脂评本。乾隆辛亥萃文书屋木活字摆印本问世后的次年,即乾隆壬子春天,萃文书屋又出了第二个木活字摆印本,其底本与程甲本相同,今人通称之为程乙本。

  这两个本子都是由程伟元、高鹗主持并整理的。自胡适始,为了便于叙述,分别称之为“程甲本”和“程乙本”,后世即如此沿用。近年研究者论及,又有本子与程甲本、程乙本略有异同,可称之为程丙本。

  嗣后,所有梓印本,大都据程甲本,只有少数据程乙本,辗转翻刻,形成一大批梓印本。追溯其源,也都是来自脂评本。来源于脂评本,是迄今所有钞本和梓印本的共同点。故用“脂本系统”单称早期钞本一个类别,复以“程本系统”为另一类别,二者对举,无异于母女二人列于对等地位,于类属是不伦的。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这是《红楼梦》版本史上的一个大转折年代。此前,《红楼梦》以传抄形式流传。是年冬天,萃文书屋木活字摆印本问世,《红楼梦》的流传,开始进入梓印阶段。此后,虽然这部小说以手抄形式流传,并未就此终止,但已是后期本子的状况。

  《红楼梦》的梓印本,数量远比早期钞本为多。据一粟《红楼梦书录》计,已达百七十馀种。不过,据我个人粗粗翻阅过的梓印本,数量虽然很有限,但也有若干种未见于“书录”者,可见,一粟书未予著录的,亦不在少数。这样看来,梓印本的实际总数,当远不止百七十馀种。

  印本的出现,一次付印的数量,远非手抄可比,人们得到这部旷世奇书的机会,大大增多,小说在读书界的影响,亦随之而更为扩大。于是,书贾为牟利计,镌刻翻印,风起云涌,版本繁多,则就可想而知。

  这诸多印本,又经辗转翻印,各版本之间自然形成有异同不一现象。其同,因梓印本所据的底本,都是程甲一系本子。异,梓板中有书手刻工误植外,主其事者间亦对个别字句作某些必要或不必要的修改调整。因此,各梓印本的版本状况,同样显得十分复杂。

  刻本多达百馀种,最主要的有如下几种:

  乾隆、嘉庆间,有:一、本衙藏板本;二、东观阁本;三、抱青阁本;四、藤花榭本。稍后,又有:五、双清仙馆本(王希廉评);六、卧云山馆本(张新之评);七、广百宋斋本,合护花主人(王希廉)、大某山民(姚燮)、太平闲人(张新之)三家评。以上各本,又各有多种复刻本、翻印本,辗转相因,同钞本一样出现极为复杂的版本现象,留下诸多有待于深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