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探春人物分析(6)

时间:2021-08-31

正册判词

  【原文】

  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注释】

  这一首是写贾探春的。

  1.“才自”句――自:本。清明,脂本作“精明”。小说中说“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第五十五回 ),又写她想有一番作为。

  2.“生于”句――说探春终于志向未遂,才能无从施展,是因为这个封建大家庭已到了末世的缘故。脂批:“感叹句,自寓。”意思是说有作者身世感慨在。

  3.“清明”句――清明节江边涕泪相送,当是说家人送探春远嫁,册子上所画的船中女子即探春。画中的放风筝是象征有去无回,所谓“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第22回探春所制灯谜―― 风筝)。小说特地描写过放走风筝(说是放走病根儿)的情节,此句的意思主要是说探春远嫁蛮荒之地,犹如断线风筝一般一去不复返。

  4“千里东风一梦遥”,也是说天长路远,梦魂难度。

艺术修养

  美丽的探春,不仅才干出众,而且情趣高雅。她的诗才虽不及薛、林,但亦有自己的韵味,其《簪菊》诗,就受到姐妹们的好评。她处事、治家,也更有“文化品味”,与凤姐相比,两人皆有才干,都可谓理家能手,但两个人的“境界”却不同:探春关注的是整个家族的命运,而凤姐主要是为了一己之私利;探春理家有理念,有危机感,有忧患意识,而凤姐全靠随机应变,惟以讨好贾母为主,充满市俗气。探春身为女子,但其爽朗气概不让须眉。请看她居住的阔朗的秋霜斋里:大理石案上“笔如树林”、“宝砚数方”,墙上是“大幅字画”,案上是“大鼎”,架上是大观窑的“大盘”,盘里是数十个“大佛手”……居室如其人,这毫无脂粉气的居室,正表现了探春的男子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