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的板书(2)

时间:2021-08-31

  3、结果谁找到了石兽?为啥别的人没有找到石兽呢?

  第三阶段:拓展积累

  1、通假字:曳铁钯中的“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不亦颠乎中的“颠”通“癫”,疯狂。

  2、古今异义:一寺临河干中的“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与湿相对。

  尔辈不能究物理中的“物理”古义:指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

  盖石性坚重中的“盖”古义“发语词。 今义:遮住。

  3、重点词句:一寺临河干:临,靠近。 山门圮于河:坯:倒塌。

  阅十余岁:阅:经过,过了。 臆断:主观的判断。

  如是再啮:是:这样。 但知其一:但:只。

  尔辈:你们。 然则:然而.....那么。

  句子:(1)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摇着无数小船,拉着铁钯,找寻了十余里,没有踪迹。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

  (3)、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

  (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地判断吗?  4、收集有关勇于实践的名言:(1)百闻不如一见。---班固

  (2)一个人的经验是要在刻苦中得到的,也只有岁月的磨炼能够使它成熟。 ——莎士比亚0

  (3)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毛泽东

  (4)经验是永久的老师。----歌德

  (5)实践是思想的真理。-----车尔尼雪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