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范文:《河中石兽》教案(3)

时间:2021-08-31

  (所以)水流不能冲走石头,它的反冲的力量,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 石必倒掷坎穴中。

  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半身空着时,石头一定会倒在陷坑中。倒掷,摔倒。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像这样再冲击,石头又向前再转动。

  转转不已, 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这样一再翻转不停,于是石头会反方向逆流而上了。

  求之下流, 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下游去寻找它,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地方寻到了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

  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四、整体感知,探究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

  (1)、 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来概括

  (2)、划出文中的主要人物,说说他们都用什么方法或理由寻找石兽,结果怎样?

  (3)、 为什么只有老兵找到石兽?作者是怎样看待这问题的,得出什么结论?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经常发生。古人编辑的一些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给我们深深的思考。比如“拔苗助长”,那人只知道拔苗助小苗快长,却不知道违背生长规律。结果闹出了笑话。你能例举出哪些事例?可以仿照只知------,不知-------的句式来表达。  2、在我们的生活中,处理事情、看待问题怎么做算是比较恰当、比较合理呢?学生归纳。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河中石兽》。

  板书:

  河中石兽 纪昀

  庙僧 下游 无迹

  讲学家 地中 失败 实践经验

  老河兵 上游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