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原文及译文

时间:2021-08-31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韩愈

  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选举。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①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得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辄戒门以.绝。上初即位,以四科②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时邪!”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言试。既至,对语惊人;不中第,益.困。

  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士,可撼。乃踏门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③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有以.君平生告者,即遣使钩致。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谢客。李将军由是待益.厚,奏为其卫胄曹参军,充引驾仗判官,尽用其言。将军迁帅凤翔,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

  居岁余,如有所不乐。一旦载妻子入阌乡④南山不顾.。中书舍人王涯、独孤郁,吏部郎中张惟素,比部郎中韩愈,日发书问讯,顾.不可强起,不即荐。明年九月,疾病,舆医京师,其月某日卒,年四十四。十一月某日,即葬京城西南长安县界中。曾祖爽,洪州武宁令;祖微,右卫骑曹参军;父嵩,苏州昆山丞。妻上谷侯氏处士高女。

  高固奇士,自方.阿衡、太师⑤,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吾以龃龉穷,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君曰:“吾求妇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诺,许白翁。翁曰:“诚官人邪?取文书来!”君计穷吐实。妪曰:“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我,得一卷书粗若告身⑥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幸而听我。”行其谋。翁望见文书衔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与王氏。生三子,一男二女。男三岁夭死,长女嫁亳州永城尉姚挺,其季始十岁。铭曰:

  鼎也不可以柱车,马也不可使守闾⑦。佩玉长裾,不利走趋。只系⑧其逢,不系巧愚。不谐其须,有衔不祛⑨。钻石埋辞,以列幽墟⑩。

  注释:①戾契:曲折倾斜。此指常轨以外的途径。②四科:唐宪宗在进士、明经二科之外,另开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达于吏理可使从政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③张:张狂。④阌乡:县名,今属河南。⑤阿衡、太师:代指伊尹、姜太公。⑥告身:授官的凭信,即任命状。⑦闾:里门。

  ⑧系:关联。⑨此句谓不合当权者要求,有才能也不能施展。⑩墟:土丘,此指坟墓。

  1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乃以干诸公贵人 干:求

  B. 愿见将军白事 白:陈述

  C. 自方阿衡、太师 方:比拟

  D. 即谩谓媒妪 谩:随便

  1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一见辄戒门以绝/有以君平生告者

  B. 不中第,益困/李将军由是待益.厚

  C. 一旦载妻子入阌乡南山不顾/日发书问讯,顾不可强起

  D. 且闻其女贤/吾明经及第,且选

  1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

  看到功勋事业有其他道路可随手取得

  B. 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士,可撼

  听说金吾卫李将军年轻喜爱才士,可以打动

  C. 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

  再次试探官吏,再次生气地离开,后来发狂投江水自沉

  D. 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我

  不用为难,老丈是位厚道君子,不疑心别人骗他

  19.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 分)

  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谢客。

  20.王适自称为“奇男子”,请举一例,概括王适之奇,并简要分析。(3 分)

  参考答案

  16.D 谩:欺骗

  17.B 副词,更加。(A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介词,把。C 动词,回头看;副词,表轻微转折,

  相当于“不过”。D 连词,而且;副词,将要。)

  18.C(再:两次。试:试用。两次试用为吏,两次发愤离开。)

  19.王君说:“狂妄小儿不值得共事。”立刻谢绝了来客。(狂妄的人不值得共事;立刻谢绝了这位客人。

  均可)

  20.①狂放不羁:去应考时,沿路吟唱诗歌;在考场上,对答的话使人震惊。②坚守大节:不肯向诸公贵人献媚,拒绝跋扈将军拉拢;一不如意,便弃官入山。③不拘小节:年青时骗婚。(每点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