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祭十二郎文阅读理解训练(2)

时间:2021-08-31

  知识训练

  (1) 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A. 比(等到)得软脚病

  辍汝而就(接近) B. 不省所怙(依靠)

  遽(突然)去吾而殁 C. 其又何尤(怨恨)

  抱无涯之戚(忧伤) D. 远具(准备)时羞

  不克(能)蒙其泽 (2) 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窆不临其穴 B.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C. 其能久存乎 D. 其信然邪?其梦邪

  (3)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吾与汝俱少年 B.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C.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D. 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4) 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好祭文。好就好在感情真挚,语不惊人,却能打动人心。 B. 由于韩愈与十二郎的特殊关系,因此它没有一般祭文的俗套和空洞话,而是以朴实自然的散文,诉说两人共同的孤苦身世,所经历的动荡生活,他们生离死别的痛苦,以及对死者身后事务的安排。 C. 本文写景、抒情、叙事能够紧密结合。 D. 墓志铭是刻在石碑上埋在墓中的铭文。铭文记载死者的姓名、世系、卒葬日月以及生前主要事迹等内容。如《柳子厚墓志铭》。

  (5) 十二郎远殁他乡,文章却以“汝”“吾”相称,如对谈面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A;3.D;4.C;解析:

  (1)A项中的“比”应理解为“近来”,“就”应理解为“就职上任”。

  (2)A项的“其”为代词,其他三项的“其”为语气助词。

  (3)A项中“少年”,古义为“青年男子”,今义指“十到十五六岁的人”。B项中“几何”,古义是“多少”,今义是“几何学”。C项中“成立”古义是“成长立业”,今义是“建立”。

  (4)C项错,本文没有写景。

  (5)参考答案: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语,异常真切。开篇一个“告”字,让人感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侧耳倾听;叙家常琐事如与久别的侄儿共忆往事;推测十二郎死的日期又像是叔侄二人共同核对;安排十二郎身后事犹如共同商量,抚背安慰;说起心中的惶惑,不时发问,真恨不得十二郎当面给予回应。听着二人说话,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叔侄情深和作者的悲戚。如果十二郎有知,也一定会与作者一起捶胸顿足,恸哭不止的。

  解析:要结合第二人称的表达效果来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