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的女性,最失败的妻子励志人物故事(2)

时间:2021-08-31

  埃莉诺不在家的时候,露西就会来看望罗斯福。在华盛顿,埃莉诺每星期会在白宫二楼举行女记者招待会。她的专栏《我的日子》在全国135家报纸上刊登,《妇女家庭良友》杂志每一期都有她编写的问答调查,她还是广播名人,名气只在罗斯福之下。她每星期会做两次广播,她将广播所得收入全部捐给美国公谊服务委员会。有一次,她在白宫同时举办两场招待会,不得不两边跑来跑去。

  罗斯福会在乔治敦和阿灵顿市郊外的路上约会露西。坐火车从华盛顿到海德公园的路上,罗斯福的专列会特意折到新泽西州少有火车经过的阿拉默奇,那样他就可以去露西家看望她。埃莉诺现在明白了,她既无法和罗斯福谈一场火热的恋爱,也无法和他保持亲密的夫妻感情。

  她最喜欢引用一句话:“平静的背后无不隐藏着压抑的痛苦。”

  在敬慕者的眼中,她身兼数职,在母亲、妻子、女政治家、记者和第一夫人多个角色间游走,比起丈夫,她打破了更多陈规。她对贫民更有同情心,政治上更加偏“左”。有一次在海德公园,她和丘吉尔辩论战后保持世界和平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丘吉尔说,这需要英美两国携手努力。而她说,想维持和平,就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评论家说她爱管闲事、充满空想、心肠太软,漫画家还将她画成粗鄙的样子丑化她。讨厌她的人尖酸刻薄地说:“埃莉诺一口龅牙,隔着篱笆都能咬到苹果。”

  一次,她问罗斯福,自己快言快语会不会对他有不利影响(当时,她正在为美国公民争取加入共产党的权利),他朗笑一声:“怎么会呢,这是个自由的国家。”后来,罗斯福在沃姆斯普林斯病逝,那时她正在华盛顿参加妇女界积极分子的会议。回到白宫后,她发现在他弥留之际,露西一直陪伴他左右,她伤心落泪,但很快就振作起来。  父母、婆婆、丈夫都没有给过她怜爱,现在,她只关心人类的幸福。她继续写专栏文章,出版了15本书,成为美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在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执政的时期,她一年又一年被选为美国妇女最尊敬的榜样。盖洛普民意测验发现,她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女性。

  74岁时,她写道:“作为世界领袖,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自己。我们要倾尽所学,努力为全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如果坚持这样的目标,我们就无所畏惧。”

  4年后,她离开了这个世界。艾德莱·史蒂文森评价道:“她的热情温暖了整个世界。”联合国大会为她默哀,她与丈夫合葬在海德公园故居的花园里。罗斯福以后的3任总统都在她的墓前垂首默哀,在这对夫妇的坟墓前,竖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她选的一句话:“我们唯一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露西没有在墓前出现过。早在14年前,她就在纽约市的一家医院过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