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宫崎骏励志人物故事(2)

时间:2021-08-31

  我有过类似体会。前几年,我有缘造访了蒙古北部库苏古尔湖畔的一个村子。我走入一个蒙古包,里面光线昏暗,当看到聚集在那里的人们的脸庞,我险些叫出声来:“宫崎骏,就是这儿!”《幽灵公主》一片中登场的乡下村庄里长老们的脸如在眼前。日本人的根就在那样的村庄里。在电影开拍之前,宫崎骏深入民间走访,搜集素材,足迹远及蒙古的边远小树。

  关于宫崎骏电影对细节的重视,再举个读者耳熟能详的例子。在《悬崖上的金鱼公主》里,波妞得到一块三明治后,只吃夹在里面的火腿。家长和小孩看到这幕后,感同身受:“啊,波妞也只吃火腿呀!跟我一样。”影片在这个细节的刻画上,不经意间也体现出了“时代”的特征,那是个小孩可以只吃他爱吃东西的时代。通过一个细节就能揭示影片中的时代特征,而不论及好坏,这是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特长。

  《红猪》里的主角在银行取钱时,窗口工作人员问他:“不买点国债吗?”这段场景取材于二战时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推行的政策。像这样的细节,对于电影院的观众,几乎是不加思索之间,就闪过去了。但这种刻画绝非没有价值,对影片时代背景严谨细致的刻画,撑起了整部电影的品质。我认为这就是宫崎骏的电影哲学。

  一直以来,因为二战,宫崎骏内心有一种负疚感。宫崎骏的家族在二战期间开了一家“宫崎飞机”军需工厂。二战结束后,工厂不再制造飞机零部件,改为生产锅具。但宫崎骏成年后仍然迷上了飞机,毕竟他家里开过生产飞机零件的军需用品工厂。官崎骏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影响。他热爱飞机,但飞机是战争工具,自己痴迷的东西却是人类罪孽深重的象征。

  一面怀着负疚感不断质问自己内心,一面却要娱乐世人,就是这样一个内心矛盾的宫崎骏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多有血有肉的动漫电影。如果用“通过电影来强调人类要与自然共存的导演”这种刻板印象来评价官崎骏,我觉得会错过他电影真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