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故事《得意之笔》

时间:2021-08-31

  赤水河,源出云南镇雄县,经贵州到四川合江县流入长江,全长1600多里,蜿蜒曲折,水流湍急。红军所过之处。河面窄的七八十米,宽处二兰百米,最大水深10多米,跨来跨去,决非易事。

  红军自1934年11月离开根据地后,一直在外线作战,没有群众掩护,前有阻截,后有追兵,上有飞机跟踪轰炸口8万人的队伍,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损失5万人。

  蒋介石就像发了疯的狗,咬住红军不放。在他眼里,剩余的红军已成漏网之鱼,不日就可一网打尽。

  在这样的形势下,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等在1935年1月下旬率领红军离开遵义北上,渡过赤水河准备北渡长江,到川西与四方面军会合。

  红军以新的进攻姿态出现以后,老奸巨猾的蒋介石立刻明白了。他从四川、云南调集兵力,在长江沿岸建筑碉堡,阻挡红军北渡长江。从湖南调来薛岳的两个纵队,和贵州的敌人一起从后面迂回包抄,企图把红军消灭在长江南岸。

  红军腹背受敌,在川南与敌人周旋20多天,毫无进展。这一天,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暂时放弃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企图,掉头南下。他解释说,因为红军继续北上,正合敌人心意。如果南下,就会出其不意,争取主动。大家认为毛泽东说得有理,一致同意。林彪不愿走回头路,嘟嘟嚷嚷很有意见。

  红军南下以后,敌人突然失去了目标,一时不明红军去向,暗暗叫苦。当蒋介石获悉红军进入了云南扎西,转而大喜。他说,红军已入死地矣!在蒋介石看来,这一带地形险峻、红军不熟,语言不通,根本无法生存。于是蒋介石重新调整兵力,决心对红军聚而歼之。甚至国民军事当局公开宣布,“2月13、14两日,当有剧战,”“共军绝难越雷池一步,可一鼓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