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特困生摆地摊起家成百万富豪励志人物故事(3)

时间:2021-08-31

  他一次次和通讯运营商沟通,一次次拨打有关部分的投诉电话,“投诉电话我拨打了不下一万次。”他强调,这可不是“概数”,而是货真价实的“确数”。“情侣卡”的业务奇观般恢复了,但这次“打击”却导致他的营销团队遣散,于是李海洋下定信心组建自己的公司。

  资金是首先要面临的一大困难,这时一位胜利的企业家给了李海洋宏大的支撑,“他说从我的故事中,看到了他当年的影子”。认识这位企业家纯属偶尔。一次,李海洋坐公交车,一个中年人手拿一张百元大钞询问谁能帮他换零钱投币,其别人金石为开,李海洋则热情地替他投了一元钱。简略交谈后,这位中年人给了李海洋一张手刺,本来这是一位成功人士,“我们至今保持接洽”。

  李海洋本不善言谈,但这多少年的阅历使他意识了良多人,他们都对这个踏实肯刻苦的小伙子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当初我很享受和人相处的乐趣”。“我每次从老家回来,总会带些山楂、柴鸡蛋等土特产,用来感激辅助过我的人。”他强调说,“这些礼物不关乎金钱,而对于人心。”恰是怀着真挚与的心,李海洋在生疏的城市里交到了朋友,甚至还有不少“忘年交”。

  靠良好的人际沟通博得的口碑,今年6月,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李海洋的快递业务一个月就为他进账十几万元。

  “免费”的盈利模式

  李海洋告知记者,在他业务笼罩范畴内,大学生求职中介业务让众多竞争者“溃不成军”。“作为一名找兼职时曾经受骗上当的大学生,我懂得大学生求职时的感触,因此能为他们供给最贴心的服务。”这是他在竞争中怀才不遇的“独门秘籍”。

  本人创业前,李海洋也曾想找份兼职工作,他依照街头小广告找到一家中介公司时,这家中介却热忱地邀请他做中介代办,每月底薪150元,介绍一个,还有5元钱的提成。李海洋为这家中介公司先容了40多个同学,但同学们交了中介费后,却不收到中介的任何工作信息。面对纷纭找来讯问情形的同窗,李海洋情急之下报了警,但中介公司已是人去屋空。而今,为了消除同学们“上当受骗”的疑虑,他请求业务员时刻坚持电话畅通,并对求职者“时刻保持微笑”,他们提供公关礼节等求职技能方面的培训,同时制订《学生外出工作轨制》,对兼职大学生进行束缚,保障用人单位的好处。“对给我们提供工作岗位的用人单位,咱们不收任何费用”,对求职大学生,他们只收取100元的押金,“这是要退还的”,此外不再收取任何用度。  这家有1000多名兼人员工的中介公司是如何盈利的呢?原来,只有在他们公司旗下的实体店内累计花费一定数额的产品和服务的大学生,才干享受中介服务,“消费金额越多,中介的增值服务就会越贴心”。

  “我们现在在几所高校邻近开设了实体店,便利同学们来购物,攒积分。”他们还依托现有的快递业务发展送货上门服务,“当前我们打算逐渐减少实体店,依靠网店履行送货上门,这样既方便了消费者,也减少了本钱。”

  现在,李海洋正忙着在石家庄多个高校凑集区复制他的贸易模式,构建着属于自己的小小商业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