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道沟的故事汇总(2)

时间:2021-08-31

  日伪军三天两头来村里进行清剿扫荡。为了与日伪进行长期的斗争,为了有效的保护自己、消灭敌人,人们除在村庄里开挖地道外,还在村外挖出了一条条道沟。

  道沟,成为了村子里的人们一种独特而有效的对敌抗争、救亡图存和自我保护的方式,是我们这一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大创举。

  东朗月村的道沟共分为五路。

  第一路道沟,是前沿哨卡。从村南口开始,道沟一直向南,挖到了敌占区的边界线上。此段道沟,就成为了当年束晋县抗日最前沿的边卡哨口。

  第二路道沟,是通往抗日根据地的通道。道沟从村西口开始,向西在墩台处(烽火台遗址)分成了南北两路,一路向南偏东走向,通向耿家庄方面;另一路向北偏西方向,往谢村(如今隶属与辛集市中里厢乡)方向延伸而去,这是一条通往本区县抗日根据地中心地区的通道。

  第三路道沟,是各方抗日武装力量集结、出击的枢纽。道沟从村西北口开始,往北不远处,就是那个叫作五股道的地方。五股道是一个圆环状的道沟,连通着通向四个村庄的五路道沟,因其交汇、转向、分流的功能和四通五达的地位,使之成为了各种抗日武装汇合、集结、运动、出击以及分流、转移的中心和枢纽。

  第四路道沟,是乡亲们转移疏散的出口。从村北口开始,道沟一径向北经过那座古老的砖窑东侧,继续北行与河庄村的道沟相连接。这是村里乡亲们安全转移、迅速疏散、随时隐蔽的路径。

  第五路道沟,是出入村庄的通关路。从村东口开始的这条道沟,向东连通着蔡庵儿东边的大官道,是村民们出村入村的通衢之路。

  这一条条道沟,以东朗月的五个村口为起点,分别向各个方向延伸开去。  自此始,这一条条深凹的道沟里,就开始著述一个又一个英勇抗敌的故事;这一道道悠长的道沟中,就开始演绎一个又一个悲壮激昂的传奇。

  于是,这道沟里的一捧捧黄土,就注入了壮怀激烈的爱国情怀;这道沟中的一段段车辙,就承载起了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这一方水土,就为那一页民族史增添了光泽与厚重。

  道沟的故事、道沟的传奇、道沟的功绩、道沟的贡献,深深地镌刻在了那一代人火热的心田上,留存在了这一方厚重的黑土里,溶化到了悠悠的蓝天白云中。

  和东朗月村一样,除日军占领区以外,各村各镇都把一条条道路挖成了道沟,并互相连通起来,四面八方,纵横交错,编织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状通道,摆布成了一个神秘玄妙的八卦阵图。

  道沟,成为了平原大地上抗敌卫国的宏伟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