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开店亏本记名人故事(3)

时间:2021-08-31

  要一个大脑思维偏向文字、艺术的女人去理性计算金钱,这真是大难题。徐静蕾到西单图书大厦买了一本《基础会计学》,刻苦攻读了半个月,终于被那些支出与收入的术语弄蒙了。一个对于普通出纳员来说很简单的公式,对她来说就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

  “蓝莲花”在徐静蕾的努力经营中越来越艰难。答应做她熟客的朋友纷纷改行,做了说客,劝她趁着“蓝莲花”尚有表面风光,赶紧易手他人,免得到时想转让都没人接。徐静蕾坚决摇头,兴高采烈投资,怎能灰头土脸转让?就算开店不是强项,也一定要把这只st股变成绩优股,再功成身退。

  做这个决定时,徐静蕾觉得自己像极了偶像剧里积极上进的角色。但做生意毕竟不是演偶像剧。因为一天做不了几单生意,员工待遇成了新问题,提成少得可怜。大家开始委婉地提出加薪、跳槽的意向。徐静蕾赶紧制定了高底薪低提成方案,希望稳定军心。没了提成的刺激,员工又开始懒散——卖多卖少一个样,能清闲谁还卖力?结果,店里的生意还不如以前。

  最后一个月的收支详单是,徐静蕾一个月去了一趟法国一趟意大利两趟中国香港,投入82万元,营业额只有区区9万元——亏得不能再亏。

  损失还不仅于此,因为一心想打理好服装店,徐静蕾那个月推掉了一部戏的拍摄,暂缓了一本书的出版,谢绝了三个时尚派对的出席……为此失去了可以赚到差不多七位数的机会。

  是电子杂志《开啦》老总劝醒了她:“扬长避短这么老的话,你怎么会不懂?为什么非要跟自己较死劲去你一点也不擅长的领域里面扑腾?”

  徐静蕾决定不再继续愚蠢,后来一个理财师也对她说了这样一个观念:不要在不擅长的领域赚钱。让一个没财商的人去经商,无异于赶鸭子上架,结果是,鸭子没上架,还拉扯倒了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