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韩寒爸爸代笔,连他一起喜欢名人故事

时间:2021-08-31

  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空间,太令人沮丧了。在各式各样的对话空间里,有人说谎,有人误导,有人偏执,还有人蛮暴。这一切,让太多人失去公共辩论的兴致与能力,选择倾听、沉默或者封闭。

  这种例子实在太多。很多人都会有种直观感受,就是经过“方韩大战”,韩寒极具关注度与传播性的博文近乎绝迹,不再以评述公共事件来构筑自身形象的韩寒,尽管还不时会以广告代言与赛车手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但不容争议的事实就是,他在无数人心中曾经树立的那个符号意义包裹的公共价值,在迅速消解。很多人当然就不再喜欢这样的韩寒。

  前几天,陈丹青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一点都不关心韩寒抄袭不抄袭,“如果有一天说这个文章是他爸爸写的,我连他爸爸一起喜欢。很好,那么好的文章,你写写看,然后你想有这么多粉丝吗?你就试试看。”这样的话,在网上又引起一片争议,比如,方舟子就说:“此人(陈丹青)没诚信观念,也无是非观念。”

  孤立看陈丹青那句话,肯定容易让人觉得不理性。其实,陈丹青此话前后,都有太多铺垫,比如,他阐述了当前社会对八卦的饥饿感,人们的知情权困境,以及人被动地处于容易被误导的链条上。陈丹青以前很认可韩寒,像很多从韩寒博文中有所受益的人一样,对韩寒也可以有很多独特的偏爱。这种偏爱,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多不是指向个人,而是个人作为符号本身被赋予的价值意义。

  如果能理解这些语境,相信就会更容易接受陈丹青为什么要说“如果文章是韩寒爸爸写的,就连他爸爸一起喜欢了”。作为一个新闻人,我深知还原真相是多么重要,分清是非是多有意义。只是,在一个仅靠个人来还原真相并不现实的环境里,在一个仅靠个体辨别是非并不客观的条件下,个体最需要挑战的,是剥夺真相的体制与威权,而不是加入到私斗中,去恶化公共对话空间。太多进行道德攻讦的公共对话空间,本身就让还原真相与辨别是非失去正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