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和蒸米粑的由来民间故事

时间:2021-08-31

  蒸米粑是彭泽县人最为喜爱的大众化特色食品。逢年过节,婚庆寿诞都会做蒸米粑,同时它还是一种普遍的早餐主食,这在彭泽的早餐店便显而易见,在全国各地打工的彭泽人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有少数的卖蒸米粑的早餐店。

  为什么只有彭泽人做蒸米粑,爱蒸米粑,想蒸米粑?这里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呢。

  这个故事要从狄仁杰纵囚之事说起。

  当年狄仁杰遭奸臣陷害,贬为彭泽县令,除夕之日,他放出298名囚犯回家过年,并约定他们正月初二回监。《纵囚墩、狄公祠的传说》中对比已有记述。但实际上初二那天,只回来了297名囚犯,还有一名囚犯没有按期回到监狱。这名没回来的囚犯名叫汪天和,老屋湾村人(老屋湾村今属黄岭乡金黄村),因殴打母亲致死被判死刑。衙役们立马要去捉拿归案,狄仁杰一摆手说了声“不必了”,然后回衙去了,众衙役大惑不解,但狄仁杰心中有数,此人既然逾期不归,如果他要逃跑,三天时间已经跑远了,在他家里是拿不到的,他的案卷狄公已经看过,心里正有些疑点,需要解开,他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正月初三上午,老屋湾汪天和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不消说,他就是狄仁杰。狄仁杰说自己是在外面做生意的,急于赶路回家,错过了旅店,想在汪天和家喝口水,吃顿午饭,然后赶路。汪天和在狄公纵囚之时应该见过狄公,但那天他站在后排,又归心似箭,也没看清狄公的面貌,狄公今天又改了装束,故此今天竟没有认出狄公。汪天和给狄公让座,倒茶,然后自去张罗午饭。狄公坐在堂前四顾,房屋十分宽敞,桌椅陈设都较考究,知是一个中等富裕之家。

  不多会儿,汪天和端上几个小菜,烫了一壶老酒,对狄公说了声:“请慢用”。然后走到门前,面南而跪,拜了三拜,起身又向厨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