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骨是怎样炼成的故事

时间:2021-08-31

  在唐代,柳公权的书法大概是最值钱的,时有“一字百金,非虚语也”的说法。在民间传得就更神一些,说“柳字一字值千金”。这些虽有言过其实的成分,但他的润笔费很贵却是毋庸置疑的。当时的公卿大臣、有点身份的人家书写碑志,如果得不到柳公权的手笔,那就会被人认为是不孝,足见其受追捧的程度。不仅如此,他的书法还声名远播,外国前来进贡,都专门安排一笔资金,上面写着:“此购柳书”。

  柳公权的书法值钱就值在“有劲”上,他的字以瘦劲著称,“结体遒劲,体势劲媚,骨力道健”,固有“柳骨”之称。作为现代人,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柳骨”是怎样炼成的呢?

  学习书法,刻苦是必须的。据说柳公权小时候曾向一位没有双手、却能用脚写字的奇人“字画汤”求教练习书法的诀窍,“字画汤”给他写下了四句话:“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柳公权不仅练得苦,而且善动脑筋,深得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等书法大家的精髓。他还师法自然,通过看人家剥牛剔羊,研究骨架结构,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跑的麋鹿,脱缰的骏马,把各种自然形态都熔铸到书法艺术里。

  柳公权幼年好学,12岁就能写辞作赋,31岁参加科举,并一举进士及第。他“博贯经术”,对《诗》、《书》、《左氏春秋》、《国语》、《庄周》等尤有心得,这不仅使他的心灵得到滋养,更形成了他正直的品格,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佳话。

  有一次,唐文宗与几位大臣在偏殿闲聊,说到了汉文帝的节俭,文宗便举起自己的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有脑瓜转得快的大臣立刻奉承说:“陛下,您的俭朴胜过了汉文帝呀!”其他几位大臣一见,也马上随声附和,只有柳公权神情严肃,一言不发。文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柳公权回答说:“陛下,您作为天子,最重要的事是要选用那些有才德的人,罢免那些没有才德的人。让应该得到奖赏的人得到奖赏,使那些应当受到惩罚的人受到惩罚,这才是天子最宝贵的美德呀!穿件洗过的衣服,固然很好,可不过是细微的小事啊!”这话虽然听着并不令人舒服,但好在文宗皇帝还算明智,听得出好坏,称赞他有“诤臣的风采”,加任他为谏议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