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设计(2)

时间:2021-08-31

  在那个手表凭票购买的年代,市场供应极其有限,上海牌手表成为身份的象征。据说,当时流行一句俗语:如果没有上海牌手表,就没有姑娘会嫁给你。可以说,在六七十年代机械表的定位就是奢侈品,上海牌也是如此。在当时,一块上海表的售价大概相当于普通职工3个月的薪水。

  那个年代,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佩戴上海牌手表;那个年代,中国人以戴上海牌手表为荣。从那时候起,上海牌手表先后获得国家、轻工业部以及上海市多项荣誉,被公认为“中国第一名表”,还经常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友人。1970年,上海手表厂共生产了228万只上海牌手表,并且在技术创新上显现出自己的实力。

  国货的振兴,让我国手表消费摆脱了依赖进口的历史。70年代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称,手表行业“利润丰厚,而且市场需求很旺,全国可以多搞几个厂嘛!”。于是,上海手表厂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源源不断地支援各地,为外省城市的新建手表厂筹建它们的品牌。而它自身,也在不断搬迁和扩建中,在80年代达到了顶峰。

  80年代,手表凭票供应被取消,国家包销的时代一去不返。市场放开后,手表厂在全国遍地开花。很快,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暴露无遗,所有手表厂均出现库存,而且越积越多。祸不单行的是,此时外国机械手表和电子表潮水般蜂涌入市场。

  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福建和广东——那里分布着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子表企业,其年产量动辄数百万,短短几年间,电子表横扫全国,占据了70%的手表市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后,国门打开,国外众多品牌进来,还有汹涌的水货。时代变了,上海手表厂的阵脚乱了,迅速被推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这家老企业,像个泥足巨人过大河,它显然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