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小故事(2)

时间:2021-08-31

  男子有些惊慌,也有些恼怒。无言以对。

  老和尚诚恳地说:“施主,按理说,你是在做善事,可是,善事不等于善心,如果想以一两件善事抵消罪恶,那么,这个善就不是真善,而是恶的帮凶。所以,你捐献100万后,罪恶不但难以减轻,甚至可能加重。”

  男子掏出手绢擦汗。老和尚继续说:“有些人来寺院捐钱,是用善举而非善心——来欺骗神,这些人,是貌似善良的恶人,或者说,是变善为恶的彻底的恶人。”

  男子终于支撑不住了,转身就逃。老和尚对着他的背影,合掌。  哲学小故事篇二

  盐一样的智慧有这么一个故事:老族长带领村民日夜兼程,要把盐运送到某地换成过冬的大麦。有一天晚上,他们露宿于荒野,星空灿烂。长者依然用祖先世代传下来的方法,取出三块盐投入篝火,占卜山间天气的变化……大家都在等待长者的“天气预报”:若听到火中盐块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那就是好天气的预兆;若是毫无声息,那就象征天气即将变坏,风雨随时会来临。

  长者神情严肃,因为盐块在火中毫无声息。他认为不吉,主张天亮后马上赶路。但族中另一位年轻人,认为“以盐窥天”是迷信,反对匆忙启程。第二天下午,果然天气骤变,风雪交加,坚持晚走的年轻人这才领悟到长者的睿智。其实,用今天的科学解释,老族长也是对的,盐块在火中是否发出声音,与空气中的湿度相关。换句话说,当风雨欲来,湿度高,盐块受潮,投入火中自然喑哑无声。

  年轻人往往看不起老人的哲学,片面地认为它们都是过时的、无用的。其实,一些人生理念如同海盐,它再老,仍然是一种结晶,并且有海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