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号建军节的由来(3)

时间:2021-08-31

  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会后各界青年踊跃参军,仅报名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决定率起义军向广东进军,计划以广东为基地再次组织北伐。

  8月3日至6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起义军进至进贤县时,第10师师长蔡廷锴驱逐在该师工作的共产党员,率部折向赣东北,脱离起义军。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力约1.3万人。

  8月下旬,起义军在瑞金、会昌地区击破反动派军钱大钧、黄绍f等部的拦阻,歼敌6000人,缴获枪2500余支(挺)。起义军伤亡近2000人。

  会昌战斗后,起义军陆续折返瑞金,改道东进,经福建省长汀、上杭,沿汀江、韩江南下。9月22日,第11军第25师占领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主力继续南进,于23日占领潮安(今潮州)、汕头。在此期间,驻广东的反动派军第8路军总指挥李济深令钱大钧残部牵制第25师,令黄绍f部经丰顺进攻潮安,令陈济棠、薛岳部3个师1.5万余人组成东路军,由河源东进,寻起义军主力决战。

  据此,中共前委决定,第20军新建的第3师随革命委员会驻守潮、汕地区,集中主力6500余人迎击东进之敌。9月底,起义军主力在揭阳县白石和普宁县流沙与反动派东路军激战不胜,10月初部队大部溃散。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分散转移,余部1300余人进入海陆丰地区,加入到该地区的革命斗争。退出三河坝的第25师同由潮、汕突围的第3师一部于饶平会合后,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闽粤赣湘边,最后保存起义军约800人,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  南昌起义部队虽然受到很大损失,但这次起义却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建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它如一声春雷,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举起的火炬,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据统计,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的10个人当中直接或间接参加过南昌起义的有7位: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陈毅、林彪、叶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