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故事(2)

时间:2021-08-31

  狐假虎威

  老虎是森林中的霸王。它捕杀各种各样的野兽充饥。野兽们都怕它,看见它就躲得远远的。

  一天,老虎逮住一只狐狸,正要下口,狐狸说话了!”你竟敢吃我!你知道不知道,我是玉皇大帝派来管理森林中的野兽的。今天你要是吃了我,你就违拉了玉皇大帝的天命!”老虎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心想:“谁不知道我是百兽之王,今天怎么又冒出来一个百兽之长(zhǎng)呢?”狐狸从老虎的表情看出它在怀疑,就说:“你要是不信,咱们就试试。我在前面走,你在后面瞧,看看森林中大大小小的野兽,有哪个见了我不逃跑的?”老虎想:“对啊,口说是虚,眼见为实。我紧跟在它后边,量它也逃不出我的掌心。”于是,狐狸在前,老虎在后,向着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知道老虎就在背后,不用担心别的野兽会来偷袭,就故意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势,大摇大摆地走着。老虎为了看得清楚,又怕狐狸冷不丁儿逃了,就一步不拉地在后边紧跟。果然,小兔子、小猴子吓得没命地逃了;野猪和恶狼撒腿溜了,连凶猛的金钱豹和独角犀(xī)牛也远远地躲进树丛里去了。狐狸更加神气了,胸脯挺得高高的,连肚子都腆(tiǎn)起来了。傻里傻气的老虎还真信了,对狐狸佩服得五体投地。它做梦也没想到,大大小小的野兽见了它们没命地跑,根本不是怕狐狸,而是怕它自己。

  数典忘祖

  春秋时期,晋国以荀跞和籍谈为使节出使周王室。周景王设宴款待二人,宴席中所用的酒壶是鲁国进贡的,景王于是问起:“各诸侯国都会进贡一些物品给周王室,为什么独独晋国没有物品进贡呢?”

  籍谈回答说:“每个诸侯国都曾领受周王室的赠与,所以必须进献宝贵的器物回馈王室的恩典。由于晋国地处深山边塞,与周王室距离遥远,皇恩实在是没办法惠及,我们又穷于应付戎狄的骚扰,哪还有什么东西可用来贡献呢?”

  景王听了颇不以为然,于是细数从晋国祖先开始,周朝王室曾经赠与的种种赏赐,并责问籍谈:“你的先人是负责掌管国家典籍的,为什么你会忘了这些史事呢?”

  籍谈听了景王这番话后,张口结舌。等荀跞与籍谈离开后,周景王又评论籍谈说:“我看像籍谈这么忘本的人,后代子孙应该不会有什么出息吧!竟然会列举一堆典故来评论事情,却反而将自己祖先掌管典籍这件事给忘了!”

  后来“数典忘祖”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忘本。

  ——《左传·昭公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