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节的故事(2)

时间:2021-08-31

只有讲历史才能不忘初心

  习xx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95年前,中国人民对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渴望是多么强烈,但前途又是多么渺茫。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是一个大跨度的历史比较。

  对此,中国人民有切身的感受。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一八四○年的鸦x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孙中山先生也提倡‘以俄为师’,主张‘联俄联共’。总之是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95年来,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集中体现于党领导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三个伟大的历史贡献。一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三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三大“历史贡献”,“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只有向广大党员讲好这段历史故事,才能使全党同志永远记住“走过的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另一个词叫共产主义。我们过去干革命,打天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因为有这个信念,有这个理想。我们有理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以我们才能取得胜利。革命胜利以后搞建设,我们也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人们常常忘记是什么样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

  只有向广大党员讲好这段历史故事,才能使全党同志永远保持建党时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从50多名党员的小团体,发展到今天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执政大党,靠的就是这种“奋斗精神”。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如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共产党人还应当永葆“奋斗精神”,牢记“两个务必”,始终奋勇前行,力争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只有向广大党员讲好这段历史故事,才能使全党同志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有鉴于此,习xx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号召全党:“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