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 故事(3)

时间:2021-08-31

  (三)勤学苦练

  电视剧《暗算》中,阿丙只用了3天的时间就学会了抄报技能,而我们接受这项训练,却整整用了六个月的时间。说起来,报务员真正需要记住的东西并不多,只有10个数字和26个字母的电码,以及一些常用的用字母组成的“通报用语”(联络语言),但对抄收与发报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求很高。

  在正式开始训练的前几天,我已经毫不费力记住了所有需要硬背的东西。但是,不得不承认,人的智力和反应程度真的有高下之分。我们同期的一个七五年入伍,河南籍叫刘金波的战友,由于在篮球场上的勇猛,我们管他叫“野牛”,他来自空降兵15军。虽然年龄比我们大不少,但也就是二十岁出头。对他来说,学习报务技能却如同攀登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拉玛峰,爬起来不知费了多少力!那时,除了白天的训练之外,夜晚我们都要轮流站岗。有一回轮到我夜里1点上岗时,竟然看到他仍然在教室中“苦练”。刚开始真不知他是因为心机太重,故意要做出一种发奋的姿态,还是难以掌握这些东西……。后来才知道十五军保送的目的,是要重点培养骨干,提拔干部的,毕业不了,就要复员回农村种田了,会改变他的一生。最终他还是没有毕业,结果不言而喻,复员回家了。现在看来对于来自农村他的确很残酷。

  我们的教室应该算是最早的“电化”教室了。每个学员的课桌上都有一个固定的电键和一副耳机。电键和耳机都与讲台联在一起。教员可以随意监听任何学员的发报。学员也可以通过耳机单独收听教员的发报。就像一部部联在一起的有线电台。

  报务训练课程包括发报和抄报。抄报训练分为字母抄报和数码抄报,字母抄报主要是用于联络双方的代号和相互沟通的联络用语,数码抄报是抄收阿拉伯数字,是电报的电文。抄报速度越快.准确率越高,说明技术水平就越高。发报也是如此。

  谁也没有想到,正式的训练竟然是从握笔姿势开始的。数字和字母的写法也要从头开始学,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按统一的抄报字体书写。这些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报务员的抄报速度,使抄写出的字体更容易辨认。报务员书写2和3时与常人有明显的不同。但这种书写习惯其实并不容易保持,离开报务几年后,我就恢复了常人的写法。

  发报训练开始后,我们逐渐体会出报务员的不容易。据老一代的报务员讲,早期的报务员是用“立姿”发报的。所谓“立姿”,指得是发报时,右手的中指是立在电键的按钮上敲击的。这种情形,在早期的电影中仍然能够看到,老演员孙道临在《永不消失的电波》中,曾经非常准确地演绎过这种发报姿势。到了我们这一代,发报姿势已经由“立姿”改为了“跪姿”,发报时中指不再是“立”在电键上而是“跪”在了电键按钮的依托上。这样一来,中指的指甲下面那一块嫩肉就成了敲击电键时的主要击打点。而对于刚开始接受训练的报务员来说,电键的弹簧又调得比较硬,所以,发报训练开始后没多久,几乎所有学员的右手中指的指甲下面都肿了起来。个别人的手指甚至打破,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痛苦可想而知。在教员喊出的“打”的口令声中,大家基本上都是咬着牙往下敲电键……尽管如此,训练也没有间断过。直到有一天,大家的中指下面都生出了厚厚的硬茧,总算是过了这一关。

  训练在大多时候都是枯燥无味的,每天只是在抄报和发报之间循环。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学员的发报和抄报速度在不断地提高。由一开始的听不懂,到每分钟抄收10码、20码、30码……80码,最后抄收到每分钟120码,持续抄收1200个数码以上……

上一篇:建军故事 下一篇:长篇笑话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