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和纸篓故事(2)

时间:2021-08-31

  这一下常小丙立即成了明星,一帮人把他拉进饭店,趁酒酣耳热之际,要常小丙说出他解开密码的奥妙,常小丙沉吟很久,起先不肯说,后来在众人的再三请求下,他叹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许正茂那天去参加会议,我见他面色潮红,说明他很兴奋;上了车却好几次都没能把车发动起来,这说明他内心紧张。他对这次转正抱有很大希望,而他今年已经四十多了,也是他最后的机会,结果完全出乎他的预料,是一个女士提了党办主任,当然,这是我事后听说的,因此当常委们又吃又喝的时候,他吃不下去,想喝酒又怕喝多了失态,所以才早早离去,但他又无法排遣心中的失落和不平,就找了个地方自己去喝闷酒,这一喝就喝多了,驾车回家的时候就出了车祸……”

  说到这,人们还是有点云里雾里,有人问:“这和密码有什么关系呢?”

  常小丙说的一句话石破天惊:“他的密码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加上去的--WNM,’为什么不是我‘的英文是WHY NOT ME,缩写就是WNM,当然,这是我琢磨了几天才揣摩出来的!”

  所有听的人全目瞪口呆了……

  哲学先生评曰:常小丙轻而易举地解开了旁人无法破译的密码,看似偶然,其实不然:常小丙了解许正茂的心思,掌握他的“心脉”,自然就能知道他的“心码”,从“心码”到密码,有其内在的规律,蕴涵着从偶然到必然的自然法则。世间万物都有从偶然到必然的规律所在,洞悉其奥秘者胜,无视其存在者败,这是真理。

  我把秘方告诉你

  南湾镇有一片水草丰美的河滩地,这里养的羊特别肥嫩,肉质细腻。小镇里,大多数人家以卖羊汤为生,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东头老槐树底下的“黄烟枪”家。

  黄家炖羊的名号红了多年,许多人远道而来,就是为了吃黄家的炖羊汤。镇里人说,他家有祖传炖羊的秘方。有人试图向掌柜黄老汉求证,老汉只是嘿嘿一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于是,人们更是传得神乎其神。

  近来,城里时兴吃农家菜,大批城里人来帮衬黄老汉的生意。店里时常座无虚席,客人等几个小时才能有座位是经常的事。村里人特意提醒老汉:黄家炖羊招牌响当当,是本镇的一绝,你家不能只摆那几套小桌椅,每天只炖三锅羊汤,应该多开几家宽敞的分店,找几个嘴巴甜的小姐招揽客人,这样一定能发大财。黄家老汉想了想,在鞋底上敲了敲烟袋锅,说:“够了,一家就够了,多开了反而不好。”

  黄家老汉不发这样的财,别人却动了心思。一个年轻人鼓足勇气,提着厚礼找黄老汉拜师、学艺。村人警告老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家的独门秘方要是被别人学了去,以后你家店子的生意就不会好,那要损失多少钱?”老汉笑了笑,啥话也没有说,收下了年轻人的礼。

  黄老汉让年轻人看他炖羊的全过程:选什么大小的羊,配什么样的料,在锅里加多少水,火候要到啥程度。年轻人看老汉炖羊的过程不过如此,并没有传说中那样神奇,开始心中还有怀疑,等炖出和黄家一模一样的羊汤来,才相信自己得到了真传。

  不出几个月,又有几家向黄家拜师学艺得了真经,在镇上、土岗儿路边开起炖羊店,生意红红火火。村人摇头叹气,可惜了黄家祖辈几代人的心血。

  出乎意料的是,黄家的生意并没有因此衰落,槐树下,黄老汉照样笑眯眯地坐在店门口迎客,而客人依然慕名而来,店里的生意依旧红红火火。

  更奇怪的是,一年多后,渐渐地,那几家的炖羊失去了原来黄家炖羊的味道。再打着黄家嫡传的招牌,客人也不认这个账,生意竟然逐渐冷落下来。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黄家还有更加神秘的秘方。

  村支书按捺不住好奇,找到黄老汉直截了当地说:“你们黄家的炖羊,已经成了本地的传统名吃,也是我们镇旅游业的一块招牌。这炖羊已经不单纯是你们黄家的事。你就一个女儿,她以后要是嫁到外乡,我们镇上的炖羊岂不失传?你家的秘方再也不能保密,你指定一个本村的可靠后生当你的嫡传弟子,把你家最后的秘方传给他吧。你百年之后,我们全村人会为你披麻戴孝,让你享受最高的礼遇。”

  黄老汉猛吸几口烟,说:“我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我不是没有保留地把炖汤的方法传给那几个后生了吗?”村支书不信,问:“一点儿也没保留吗?那么,他们的炖羊一年多的时间就变了味,这是为啥?”

  黄老汉说:“其实,我们黄家没有什么秘方,无非是选本镇河滩地放养的活羊,配料用得足,火候掌握得好。从我记事起,我爷爷、我爸爸炖羊,从来就没有避过人,可是别人就学不成,慢慢就被人传说成了有祖传秘方。这几家后生炖的羊汤,我不用看,也知道变味的原因。买卖大了,本地的羊不够用,就用了其他品种的羊,肉质当然没有本地的羊细嫩。另外,配料上能省就省,火候也不够,遇到客人多,等不及炖好就匆匆出了锅。你说,这羊汤还能够味吗?我黄家祖辈只是坚持讲信用、不贪心,这其实是一条公开已久的秘方了。”

  别太拿自己当回事

  萧伯纳应邀到俄国访问。兴之所至,他在莫斯科街头与一名小女孩玩了一会儿游戏。

  分手时,萧伯纳不经意地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耍的是英国戏剧家萧伯纳。”他以为,以他在世界上的名气,足以让小女孩兴奋。谁知小女孩望了他一眼,学着他的口气说:“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耍的是小女孩安妮。”

  萧伯纳大吃一惊。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矫情,意识到一个人无论名气多大,也并不是走到哪里都有人认识,人应该始终平等待人。后来,他对朋友说:“萧伯纳又怎么样?在小女孩眼中,我与她别无二致。”(摘自《重庆晚报》)

  鱼和鱼鹰

  附近所有的池塘都成了鱼鹰的地盘,鱼塘和水池是它食宿的好地方,所以鱼鹰的伙食一直很好。但随着它年事增高,精力衰退,原有的伙食水平难以为继,每况愈下。这只鱼鹰老眼昏花看不清水底,又无罗网捕鱼,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饥饿所迫,在万般无奈之中它想出了一个好计谋。  鱼鹰在池塘边上看见一只虾,便对它说:“我的好伙计,我有一个重要消息告诉大家:大祸将要降临到你们头上,一个星期后,这池塘的主人就要下网捕捞你们了。”

  虾闻言急急忙忙向大家通报情况,一时间满城风雨,一片惊慌。水族动物全跑了出来,聚在一起选派代表谒见这只水鸟。

  “鱼鹰大人,您这消息是打哪儿来的?您说的靠得住吗?您有解救的办法吗?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换个地方。”鱼鹰不容置疑地答道。

  “可我们怎么换呢?”

  “你们不用操心,我可以把你们逐个带到我住处的附近,只有我知道这条路,世界上没有比这更隐蔽更安全的地方了。这是一个自然生成的鱼塘,歹毒的人类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地方。这个鱼塘能使你们全体获得新生。”

  大家全都相信了鱼鹰的话,于是水族被一一带到了一条狭长的水坑里。这里水浅见底,

  鱼鹰要逮住它们真是随心所欲,唾手可得。

  鱼虾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告诉我们:永远不要相信吃人者的话。不要用生命去换取教训

上一篇:背篓故事 下一篇:民间故事《桦皮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