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诚信的故事大全(2)

时间:2021-08-31

  古今中外诚信的故事大全篇三:

  1.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3.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5、郭沫若与芭蕉花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6、华盛顿与樱桃树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华盛顿小时候不慎砍倒了一棵父亲很喜爱的樱桃树,华盛顿勇敢地承认了这件事并得到了父亲的谅解。

  7、汽车维修店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我今后常来!”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古今中外诚信的故事大全篇四:没有信誉就没有生存

  说是有一名我们的德国留学生,毕业时成绩优异得很,高材生嘛,理所当然地留在德国四处求职。拜访过很多家大公司,全都被拒绝,搞得他很伤心、很恼火,又没有别的办法,总不能让肚皮饿着吧?狠狠心咬咬牙,收起高材生的架子,选了一家小公司去求职,心想,无论如何这次再也不会被有眼无珠地德国佬赶出门了!

  结果呢?

  小公司虽然小,仍然和大公司一样很有礼貌地拒绝了他。

  高材生忍无可忍,终于拍案而起:“你们这是种族歧视!我要控……”

  对方没有让他把话说完,低声告诉他:“先生,请不要大声说话,我们去另外的房间谈谈好吗?”

  他们走进无人的房间,德国佬请愤怒的留学生坐下,为他送上一杯茶水,然后从档案袋里抽出一张纸,放在他面前。留学生拿起看了看,是一份记录,记录他乘坐公共汽车曾逃票3次。他很惊讶,也更加气愤:原来就是因为这么点儿鸡毛蒜皮的事,小题大做!

  讲述这件事的是一位知名学者,讲到这里时他说,德国抽查逃票一般被查住的机率是万分之三,也就是说逃一万次票才可能被抓住3次。

  这位高材生居然被抓住3次,在严肃严谨的德国人看来,大概那是永远不可饶恕的。当初听见这件事时,只是想我们这位留学生不该贪小便宜以至于因小失大。直到最近,不断听人说起,国民经济就是信誉经济,似乎才明白了德国人为什么把那件逃票的小事看得那么重要——一个人在三毛两角的蝇头小利上都靠不住,你还能指望在别的事情上可以信赖他吗?一旦受到金钱美女的诱惑你怎么敢信任他就不能出卖你、不能出卖公司的利益呢?一旦将银行的钱借给了他还能找到他还回来吗?一旦签了合同还能相信他会不折不扣的履行吗?

  一个人的信誉、人格当然要靠自觉去做,但如果全凭自觉,怕是就很难人人都自觉,其结果只能是越来越放纵,而放纵的结果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而真正自觉的人只能越来越吃亏。一味强调自觉只能说明这个社会还不成熟、还太软弱。

  还听人说过,在新加坡机场看见过我们的同胞拿着机票没有登上飞机,因为有证据表明,他借阅的图书还没有归还图书馆。而那些曾经在新加坡有过劣迹的,只要他还用他的真名,他就别想再踏上那片国土,因为他从前的行径都已经记录在案,有关部门随时都可以查到。

  一个成熟的社会,一个有力量的社会,不但要考察每一个人,而且还要为他们建立必要的档案,这个必要的档案并不是黑档案,而是能够向有关方面证实你的可信度的。这样,银行才可以借钱给你,商人才敢跟你做生意,别人才能与你合作,公司才好聘用你,当然你也可以分期付款购房购物……只要有证明表明你是一位信誉良好的人,信誉就是你的通行证,你就可以受人尊敬地通行于这个文明社会。

  如果你不讲信誉呢?,只要你敢欠钱不还,或者你敢乘车逃票、撕毁合同、偷税漏税、化公为私、说谎骗人,总之,只要你又一次不讲信誉,你就会上了没有信誉者的黑名单,你就会失去许多许多的机会。银行当然不可能再借钱给你,再没有人愿意跟你合作,邻居都要躲着你,哪家公司都不愿雇用你,自然也没有人愿意跟你做朋友,你在这个文明社会就难以立足。

  只有当这个社会不但有舆论,而且有能力惩治那些没有信誉的人时,这个社会才是健全的,我们也才能被人家信赖,我们才能够真正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去。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诚信的故事古代

2.诚信的故事300字【竞选】

3.诚信的故事现代

4.诚信的故事大全

5.诚信的故事400字

6.古人诚信的故事

7.有关诚信的故事有哪些

8.古代关于诚信的故事

9.不诚信的故事

10.诚信的故事200字

【古今中外诚信的故事大全】相关文章:

1.诚信的故事

2.关于诚信的故事5则

3.诚信的故事现代

4.关于诚信的故事汇总

5.关于诚信的故事

6.关于不诚信的故事

7.不诚信的故事

8.古人诚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