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术教学小故事

时间:2021-08-31

  每个美术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故事,一起来回忆,让自信在美术课堂绽放。下面是我的美术教学小故事,欢迎阅读。

我的美术教学小故事

  我的美术教学小故事1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美术教师,近十年如一日,做着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我的工作虽然平凡,但也有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记得,那是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我去一年级上课,为了对孩子们有个初步的了解,我让班上的孩子们自己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孩子们一听,都兴高采烈的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了起来。突然,我发现在教室的西南角有一个小男孩趴在桌子上,一动也不动。我走上前去问:“你为什么不画呢?”小家伙睁大眼睛看着我,没有说话而是摇了摇头。我又问:“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可以告诉老师,老师可以帮你的呀!”小家伙这才开口说到:“老师,我不会画画,我画得很难看。”我这才发现,原来是小小的自卑心理在作怪。我亲切地问道:“你会画长方形吗?”我一边鼓励一边引导他,小家伙在纸上画了个长方形形,我又问他这个长方形可以像什么呢?他说像公共汽车,我启发他把长方形添画成了公共汽车。然后,我又让他画了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在我的启发下,他把各种几何图形都添画了出来。虽然,他的作品看起来还是很稚嫩,线条不流畅,颜色涂得也不均匀,我还是夸奖了他。小家伙看着自己的作品,露出了笑脸。我告诉他:其实画画很简单也非常有趣,只要你大胆的画,简单的涂涂抹抹,也能创造出美。从那以后,每次上课的时候我都会关注他。我发现他经常上课不带绘画工具,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没有责备他而是让同桌的小朋友借给他绘画工具。上课的时候,他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作业有时也拖欠。我知道,这还是他的自卑心理在作怪。要改变他的这种状况,必须培养他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建立他的自信心。因为有位哲人说过:“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美术课上极力的关注他。每次创造过程中,我都给他鼓励,“相信自己,你一定能画得很好!”、“画得真不错。”、“你涂色涂得很漂亮!”……在美术课上我经常制造机会请他回答问题,当我给予他回答的肯定时,他都会露出了一丝羞涩的笑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辅导和鼓励,小家伙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渐渐地消除了胆怯害怕的心理,克服了他不敢下笔画画,不敢大胆发言的心理障碍。现在,他已经喜欢上了画画,喜欢上了美术课。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都有表现美的双手,都具备学习美术的潜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课堂活动中发现孩子们有缺乏自信的表现时,我们要及时引导,对他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励,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建立自信。

  我的美术教学小故事2

  随着2009年普通高中新课改以来,普高的美术课的开设由无到有,作为一名新课改的一名而且是我校唯一的美术老师,我在这两年以来的美术课教学中,与所任班级的学生们一起探讨一起学习,期间发生了不少让我回味无穷的故事。

  2009年9月开始,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计划,我们学校和河北省其它普通高中学校一样,全面开设了所有学科,以前美术被束之高阁,不被提及,现在随着改革的一声号角,我们学校也加入了新课改的行列。我成为新课改幸运老师中的一名。我作为全校唯一的一名美术老师,全力接下了这个艰巨而又神圣的任务。

  从新高一开始开设"美术鉴赏"必修课,这是我国美术教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填补了长期以来我国高中不开艺术课的空白。在高中开设美术课,是为有机地衔接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的任务是为激活广大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独立的创造个性,以促进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格和品质。

  自09年接手高中美术鉴赏课以来已有将近3个春秋,不管是自己上课,还是听兄弟学校其他老师上美术欣赏课,感受颇多。

  我是一名乡镇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师。对于当今的现状可以说了如指掌,学生们既喜欢上美术课,又不喜欢。估计这矛盾的说法只有我们农村美术教师才领会其中的含义。学生们喜欢上美术课是因为他们厌烦了每天没完没了的其它文化课的轮番轰炸,有的学生甚至一上课就打蔫,即使是在早上也同样。开设美术课让他们眼前一亮。很多学生在小学就渴望好好的上美术课。因为美术课可以让他们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随心所欲的一起和朋友们画画,毫无拘束的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可是他们在一直盼望着的美事啊。这种奢望好像有点可遇而不可求。如今要开设美术课了。他们兴奋的跃跃欲试,欢欣鼓舞。

  第一节美术课学生们十分兴奋的上了高中阶段的第一节美术欣赏课,因为以前他们从来没这样近距离的直观的看到这么多美丽的震撼心灵的图片,并且通过我细致的讲解了解了艺术大师们创作作品的艺术背景和他们在其它书上很难知道的艺术家的思想和人格魅力。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同样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仅仅只有外表的形式美,而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前几节课可以说学生们的听的兴趣浓厚。然而接下来的一节课学生们却是没那么投入的进入美术课的状态。因为他们不喜欢那种“讲赏”性质的美术课了!!!那些“讲赏”不足以吸引他们了,换言之他们需要了解和参与的更多。

  针对这一情况,我立刻改变了这种传统的说教式的欣赏课的方式。首先给出他们充足的时间预习课本内容,可以超前阅读,让每一课新鲜的课程内容打开他们求知的大门。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去听。其次指导他们自己准备上课用的相关资料,鼓励他们并帮助他们联系电子阅览室,以让他们能在网上查阅自己能派上用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必要时,对于欣赏中提出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既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画。比如我在知道学生们欣赏抽象主义绘画时,鼓励他们大胆按照自己的理解“修改”大师们的名画,然后分小组点评。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开动脑筋,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增强了他们的记忆力、更加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这样他们才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