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时间:2021-08-31

  原创是影视产业链的第一个链条,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从生活开始。生活在奔腾,人生愈加深刻,如果你不想关闭情节的大门,每一部作品都想给观众新鲜的故事,大概只有原创这一条路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使我们成了一个故事大国,故事需要传达,讲故事当然需要技巧,但我认为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前提是原创。

  原创是一个故事的本源和动力。当下我们不少的影视故事让人生厌,其原因就是跟风、翻拍、模仿致死,一哄而上,同质化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这是原创力枯萎的缘故。故事从哪里来?当然从生活中来,可是我们有些编剧不愿做这个苦功课,远离生活,瞎编乱造,即使有点生活依据也是听来的。试想,听来的故事到了你这里,过了多少人?早有捷足先登者,你再用它已经不是故事了,鲜花变成了塑料花。

  我做编剧30年,写了50部剧,除了一部《抉择》,其他都是原创,我一直都在行走中、到生活里发现故事,生活里故事取之不竭,永远新鲜。《家有九凤》我采访了几十个家庭,写《大工匠》《钢铁年代》在大连特钢和鞍钢呆了三年,写《闯关东》三部曲走了五个省行程上万公里,写《大河儿女》十五次下河南,写《温州一家人》到了温州、北京、上海、广州、荷兰、法国、意大利,现在正在拍摄的反映中国农民60年生活的《老农民》用了5年时间,采访遍及5个省。

  在斗室和宾馆里编出的故事,我相信只能流于一般化。有的编剧总相信自己比生活聪明,开始我也这样,耍小聪明。那一段时间我的剧很平庸,有一次一个朋友见了我说,我刚看了你一个剧,真好!我听他讲剧情,竟然跟另一部剧搞混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深思和觉醒。我们常说,作家的想象力决定一个作家能走多远。还有作家创作时苦恼:我的想象力为什么飞不起来?想象力从哪里来?就像大鹏展翅,不论你飞得多高,必须从地上起飞一样,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才能讲一个区别于他人的故事。

  如果凭想象力和已有经验,闯关东的传说,我完全可以编成一个很省力省心的故事:艰苦创业,红顶商人,深宅大院,几房姨太,争风吃醋,商战传奇,土匪美女,刀山火海等等。但我知道这是匠人的作法,对一个有出息的编剧来说,不啻是一种耻辱。

  我用了五个月的时间走了辽吉黑鲁,行程万公里去寻找故事,果然《闯关东》呈现了一个独特而不可重复的世界。它是一场世界最大的贫民大迁徙,没有出大商人大英雄,所以它的故事显得有些寂寞,在我写这部作品之前还没有文艺作品表现过这段历史。这就对了,你习惯的故事可能不是好故事!我想就在关东大地打一口深井,讲一个你没听过的故事:淘金人的传奇,采参人的神秘,放排人的悲壮,伐木人的艰辛,农耕人的智慧,开矿人的胸怀,经商人的诚信,抵御外族侵略的气概。故事从黑土地冒出来,你真的俯拾即是。写《老农民》,我又去辽宁、山东、河南去寻找故事。老农民、老村长、老社长、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市委书记、省长采访了二百多人,从土改、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一直到今天,中国农民的60年了解个遍,震撼得我久久不能平静。

  从深入生活到原创,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那就是:无聊的,没心没肺的,一身奶油的,怨妇泼男的,花红柳绿的不写,我要写的是那些历史不能忘记的人,共和国不能忘记的人,给我们精神力量的人,肩负着民族希望的人,给我们勇敢智慧的人。而这些人,恰恰是被当下娱乐至上的影视剧所忽略的那些人!顺便提一点,我们有些明星大腕从不下去生活,热衷于口水战,还有的热衷于炒作,连自己的宝宝打几个哈欠也要在网上晒,有的年轻男演员演工人农民不敢脱上衣,脱了满身白花花的暄肉。好故事是靠演员来体现,这样的演员有好故事也讲不好。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编剧的事。

  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故事才是新鲜的故事、有个性的故事。别人无法模仿,更无法超越,以上谈到的那些剧至今没见他人跟风。手艺再巧,没有柳条怎么能编出筐来!

  故事不从生活中和原创中来,我们的讲述者怎么能走心,又怎么能用心讲故事呢?很多编剧只是故事的看客,自己不在故事里。电视剧市场化,票房,收视率,快投入,快产出,快赚钱,编剧成了机器,故事成了流通货币。故事炮制者在讲述前就充满经济利益为上的膨胀,在故事的演进中,随处可见利益的蛮横:开门见血,关门诡计,清代剧一片阴谋,民国剧离奇不传奇,当代生活剧小爸辣妈小媳妇大丈夫结婚离婚充斥荧屏,人血和狗血横飞,情节疯狂提速,人物还在始发站。他们忘了,故事是为人物服务的,人物的失败就是故事的失败,想想某些所谓古装大片,你能记住其中几个人物?这样的影视剧有什么留存价值?

  原创是影视产业链的第一个链条,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从生活开始。生活在奔腾,人生愈加深刻,如果你不想关闭情节的大门,每一部作品都想给观众新鲜的故事,大概只有这一条路。

  点赞、转发与原创

  点赞、转发与原创,都是近来流行的网络名词。联系到审判工作实际中,点赞展现工作态度和思路;转发算是积极学习吸收他人的先进工作经验;原创就意味着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新途径。

  网络传播中,点赞的多,转发的多,但原创的少。法院工作实践中,也存在极其类似的场景。看到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称赞感慨的多,实际静心下来学习研究的少,学习研究后实际参照借鉴的就更少。至于结合实际发掘潜力、探索新思路新举措的,确实就更为珍贵。

  做好审判工作,“转发”重于“点赞”。在审判工作实践中,看到其他法院的好经验好做法,不能只局限于感慨别人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有利优势,被一句“自己条件不具备”所阻碍。要深入探寻其他法院优秀经验中的规律和本质因素,大胆地“为我所用”。要边学边实践、边实践边探索、边探索边完善,最终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亮点”和特色,力争“转发”之后有所得、“转发”之后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