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者的故事(2)

时间:2021-08-31

  揭开“鬼屋”惊魂之谜【2】

  最初,尼尔?博纳夫妇也不相信“船长鬼魂”一说,还尝试寻找证明证实史密斯船长真的活着。在翻阅相关文献和报道时,尼尔发现了《太阳报》于1993年8月上旬公开的一则秘闻:

  1991年8月9日,欧洲的一个海洋科学家考察小组租用一艘海军搜索船正在冰岛西南387公里处考察时,意外地发现并救起了一名60岁的男子,他自我介绍是泰坦尼克号的船长。令人惊奇的是,许多年来的海上漂流生涯,并未使他看上去衰老。史密斯船长虽已是140岁的高龄老人,但仍然像位60岁的人,而且在他获救时一口咬定是1912年4月15日,即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日。他还几次劝阻救助人员不要救他,既然他的船已经被冰山撞沉了,他理应与船共存亡。当巨轮在最后沉没时,一股气浪把他抛到了冰山上,他这个船长也只有与冰山共存了。

  尽管这篇报道描述得活灵活现,但由于没有相关照片作为佐证,且再也没有关于史密斯船长的后续报道,尼尔只将其归结为一些报纸的“猎奇新闻”。因此,关于船长鬼魂再现古宅之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令人为之胆寒。

  于是,这套古宅成了尼尔?博纳夫妇手上的一块烫手山芋,自己不敢住,出租也没人要,反倒吸引了一些对超自然现象感兴趣的科学家前来调查研究。

  2010年初,由赫特福德郡大学的理查德?怀斯曼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史密斯船长古宅的超常现象进行了调查,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心理学杂志》上。怀斯曼博士说,这些“闹鬼”之处往往位于气流通过的当口或当地磁场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走进去的人的确有一种遇到鬼的感觉。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都是有自然规律可循的。它们是大脑对真实现象的解读。另一种与闹鬼相关的自然现象是称作次声的低频声波。其振动听起来是一种嗡嗡声,使人觉得不安,并且会使火苗摇曳不定。在这间闹鬼的古宅里,的确检测到大量次声波存在。

  尽管有科学家为史密斯船长的古宅正名,但是经历了各种“闹鬼”事件的这套房间还是难以出租。而这10年来,尼尔夫妇也被这套房子折腾得精疲力竭。他们实在不堪忍受“船长鬼魂”的折磨,2012年4月初,博纳夫妇决定以8万英镑(约合80万元人民币)的超低价格将这栋住宅出售。

  令博纳夫妇意料不到的是,出售该住宅的消息竟然引起许多人的兴趣,甚至德国泰坦尼克号博物馆也来电话咨询。博纳先生说:“与泰坦尼克号的联系让其极具吸引力,显然可以为人们提供许多有趣的谈资。”而正是这一决定,竟然揭开了古宅“闹鬼”的惊世秘密!

  自从尼尔夫妇登报出售该住宅的广告打出后,前来询价的人群中,竟然出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比如皮货商康纳、驱魔人汤姆,甚至连为他们打扫房间的钟点工古德温女士也对此宅充满浓厚的兴趣。

  身为自由作家,尼尔本身具有丰富的联想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他突然意识到这背后的似乎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经过暗地里查访,他发现康纳、汤姆和古德温女士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最终归纳为一个点——他们竟都是珞士伯爵夫人的后人。

  随后,尼尔夫妇又分别在卧室、客厅等处搜出诸如微型遥控录音机、微型遥控投影仪及低频率波发射器等装置。至此,真相大白,谜底不言自明:珞士伯爵夫人的后人为了恢复对泰坦尼克号罹难亡灵的祭祀,不惜制造了一系列“闹鬼”灵异事件,迫使房主准许他们进行祭祀活动,或者将房屋转手,他们好趁机买下这套古宅。这就是古宅里虽然“闹鬼”,却从未发生有人惨死的原因。

  2012年4月15日,在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纪念日之际,尼尔夫妇亲自举办了隆重的祭祀活动,以悼念史密斯船长及那些埋葬在北大西洋里的亡灵。在活动中,他们宣称以后将恢复往年的祭祀,如果可能的话,还准备将该宅捐献给泰坦尼克号纪念博物馆。从此以后,史密斯船长古宅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遇险印加神庙【3】

  汤姆、莱克和杰利是美国旧金山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平时酷爱探险旅游活动。这一年的12月,南半球正处于炎炎暑夏之际,三个年轻人结伴来到有着丰富印第安文化底蕴的神秘国度—秘鲁。

  三个人在首都利马游逛了一周后,便向印第安人活动遗迹最为丰富的安第斯山进发。这天,他们来到了一个偏僻小镇,打听那一带的旅游古迹。不料,当地人郑重地告诫说,离此20千米远的一座废弃神庙千万不可进去游玩,其他地方都可随意观赏。三个年轻大学生此行的目的就是想好好考察一番古印第安宗教祭祀习俗,自然对那座令当地人谈之色变的神庙产生了兴趣,于是便详细地询问起来。

  神庙的历史

  当地人告诉他们,早在几个世纪前,安第斯山脉两侧的广袤地区被一个叫印加的奴隶制王国统治着。印加人信奉太阳神,因此在山坳里修造了那座神庙,而且每年都要搞一些大型祭祀活动。可是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这块新后,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白人殖民者开始大规模入侵。其中,西班牙的征服目标便是物产丰富的印加王国。

  印加王国统辖下的印第安各部落面对拥有火枪和大炮的西班牙侵略军,不屈不挠地进行了英勇抵抗,直到后来首都库斯科沦陷于敌手。一位印加王子率领最后一支残兵突围后,辗转来到这处神庙隐蔽起来,打算积聚力量东山再起。没想到,西班牙很快追上来并包围了神庙。经过一番殊死搏斗,印加王子等人负伤被俘。灭绝人性的侵略者将所有俘虏作为异教徒活活钉死在十字架上。

  西班牙残酷杀害了印加王子等人后,将神庙临时改成了手工作坊,模仿印第安人工艺制造一些精美的器皿。起初,这座作坊还算红火,集中了不少能工巧匠。

  可是好景不长,在神庙工作的白人工匠们不知什么原因,都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了,侥幸活下来的也往往会歇斯底里地发疯。

  西班牙人这才想起印加王子在临刑前发下的死亡诅咒,于是人们纷纷认为这个死亡诅咒真的灵验,恐慌之下他们放弃了这处作坊。

  日久天长,这座神庙变得愈加荒僻和可怖,凡是擅自进入并过夜者,果真很少能够活着归来。

  危险的神庙

  汤姆、莱克和杰利听了上述这番毛骨悚然的传闻,并不惊异。因为他们不相信这个世界真的存在死亡咒语,也不信有鬼魂作祟之说。

  为了能搞清神庙中到底隐藏着何种奥秘,三个年轻人悄悄赶到了那里。只见被山峰环抱的神庙由于年久失修而处处破败不堪。走进漆黑的庙内,一股股霉腐味扑鼻而来,简直令人作呕。三个小伙子中,汤姆和莱克体格比较健壮,而相对瘦弱的杰利这些日子偶感风寒,就留在神庙外看守行囊。

  为追赶一条体形、花色比较特别的小蛇,杰利跑进一片茂密的草丛里,冷不防脚下被某种硬物重重绊了一下。他诧异地弯腰分开草丛,不禁惊叫了一声。闻声赶来的汤姆和莱克仔细一瞧,原来是几具骷髅尸骨。两个人安慰杰利不必惊慌,因为他们在神庙里也同样发现了很多骸骨。看来这地方确实很凶险,曾经夺去过不少人的生命。

  不管怎么说,三个人不可能相信印加王子死亡咒语夺命的子虚乌有之说,于是决定试着找出害人真凶。鉴于杰利身体有些不适,汤姆和莱克就把随身携带的纯净水全部留给他,而两个人去饮用神庙里的井水。

  汤姆和莱克在神庙院落中支起帐篷,一面等待着杰利病体痊愈,一面查看神庙和周围的情况。一晃数日过去了,始终没能窥察出有任何异常。

  可是就在他们打算离开神庙的前一天晚上,汤姆和莱克不知怎么回事,莫名其妙地发起了高烧,而且起病凶猛,很快转入神志不清、胡乱呓语的状态。唯有杰利没有染上疾病。

  几天过去了,可怕的是,汤姆和莱克的病情丝毫不见好转,反而日益严重。眼见着两个人的性命岌岌可危,杰利不得不只身跑回小镇向人们求救。经过苦苦哀求,当地人虽然责怨杰利他们太鲁莽草率,但还是帮着把汤姆和莱克抬了回来。不过,汤姆在当天就停止了呼吸,而且死亡时的样子极其可怕:面色发青,嘴唇青紫,眼睛睁得老大,双手抓烂了胸前衣服和皮肉,似乎是经历一番痛苦折磨后才咽气的。

  杰利一边含着眼泪委托当地人把仍处于昏迷中的莱克送到条件较好的城市医院进行抢救,一边打电话到旧金山理工学院。学院领导闻讯后,立即派出有着丰富探险经验的瑞森教授率领一支小型队伍奔赴事发地调查事情真相。

  含毒的井水

  瑞森教授认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座神庙中一定藏着未知的秘密。为了揭开谜底,教授携带了多种检测和化验的仪器,很快赶到了安第斯山脚下的那座小镇。

  为防止发生意外,瑞森特意让队员们备足干粮和饮用水,规定不经他的同意,不准取用神庙周围的山果和水源。因为根据杰利的述说,瑞森初步怀疑问题极有可能出在神庙里的那口水井中。

  探险队到达神庙后,瑞森吩咐队员们采集水源样本进行化验,果然发现井水里含有大量的汞元素。汞的俗名是水银,这是一种能严重破坏人体神经系统的剧毒化学物质。若人一旦误食汞而中毒,轻者智力减退、引发癫狂,重者短时间内就会死亡。

  瑞森再次仔细察看了神庙中的这口井,尽管水不太深,但是井壁四周均由几乎密不透风的花岗岩砌成,以至于渗透得异常缓慢,所以使得汞元素严重超标的井水很难得到更新。

  至于这口毒井是如何形成的,瑞森教授推断出:当年西班牙人霸占神庙并将其改成了手工作坊,目的就是制作生产大量的器皿。而工匠们为了满足统治者的奢侈需求,终日劳作于雾气蒸腾的水银作坊里,当然会在不知不觉间吸入大量的汞而中毒。

  工匠们在倾倒处理废水时,那口唯一接纳水流的井便深受其害成为了毒井。以至于此后有人因为口渴而误饮井水同样会导致中毒。汤姆和莱克当然也属于其中的受害者,中毒程度较重的汤姆已经悲惨死去。唯有杰利一直饮用的都是随身携带的纯净水,所以才能够幸免于难。  耶稣坟墓之谜【4】

  人们都知道,耶稣在耶路撒冷城被罗马士兵钉死在十字架上,又在他死去的第三日复活并升天。这在《圣经》中多处均有记载,也是耶路撒冷成为基督教圣地的原因。在距离耶路撒冷数千公里之外的克什米尔,有一个名叫斯利那加的城市,是克什米尔印度控制区的首府。这个城市里有一座半像教堂半像清真寺的建筑物,门前的木牌上写着“Ziarat Yousa”——耶稣之墓。

  在墓室的石碑上,铭刻着用阿拉伯文写成的碑文: “这里安息着伟大的先知耶稣,以色列儿女的先知。”旁边还有一个小一点的圣骨盒,盒下有装饰精致的木架。房梁上挂着十字架,点燃着蜡烛,四壁有雕刻精美的护板。圣龛敞开,露出挂满彩色布条的底座。来这里朝圣的不光有基督徒,还有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对于他们来说,耶稣同样是一个好人,一位先知。

  耶稣死于耶路撒冷已是人们熟知的典故,他又怎么会来到数千里之外的克什米尔高原呢?当地管理耶稣墓的教会负责人称,耶稣被罗马士兵钉在十字架上之后,并未死去。而是被爱戴他的群众和信徒们救下,经过长途跋涉后,辗转来到这里。因为在罗马帝国统治区,他的生命无法得到保障。在克什米尔的古代典籍中也有如下记载:当时克什米尔的统治者曾与一个陌生人两次见面。那人身穿白色亚麻布袍,坐在草地上,周围围坐着很多听众。统治者问陌生人是谁,白袍客用平静的声音答道:“我的母亲是一位年轻女子。我在巴勒斯坦云游,传道,学习真理,反对破坏传统。他们叫我耶稣,他们不喜欢我的学说,将传统置之脑后,判我死刑。我在他们手里受了很多苦。”按照这种说法,耶稣直到晚年仍在教诲着人类,终老于克什米尔山谷之中。

  这与《圣经》中的记载显然不同,二者究竟孰是孰非呢?

【探险者的故事】相关文章:

1.探险者的故事有哪些

2.中国探险者的故事

3.探险者的故事集锦

4.探险者的故事介绍

5.探险者的相关故事

6.探险者诗歌

7.《探险者》前言散文

8.丛林中的探险者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