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讲故事比赛演讲稿6篇(2)

时间:2021-08-31

小学生讲故事比赛演讲稿4

  大家好,我叫陈一洵,是一个特别爱干净的小女孩,每天啊,要用好多好多的纸巾。所以,奶奶就给我取了个雅号叫——“纸巾公主”。

  但有一天,爸爸对我说,一洵,以后你要少用纸巾了,多用小手帕!这我可不干了,努着嘴说,为什么啊,纸巾既方便又卫生。爸爸说,你一个月要用好几包纸巾,你知道这要消耗多少棵树吗?而且有些纸巾长期使用还会导致皮肤过敏。

  爸爸这不是在吓我吗?于是,我拉来奶奶为我评理,奶奶对爸爸说,怎么了,看我老了,就学会欺负我孙女了。这纸巾怎么可能不卫生呢!你看看,白白净净的;你摸摸,这么光滑;你闻闻,还有香味呢!

  看奶奶这么絮絮叨叨,爸爸就回了一句:“哎,真拿你们没办法,那我明天再买一包纸巾吧。”

  第二天,爸爸真的又给我买了一包纸巾,爸爸说,这是神奇牌纸巾,跟以前的可不一样。我感到特别好奇,忙打开了纸巾,拉出了一小截,可是觉得没什么神奇啊;又把纸巾拉到阳台上,也没什么神奇;再把纸巾拉到院子里,还是没什么神奇。纸巾被我拉得长长的,一直拉到小区的外面,再拉到晨沐广场,绕过一棵棵粗粗的大树。我跑呀跑,拉呀拉,纸巾怎么也拉不完……突然,我回头一看,晨沐广场的树木全不见了。我吓得全身发抖,声音发颤:这怎么回事啊!这树哪里去了啊!

  我扔了纸巾,惊叫着跑回家:“爸爸,爸爸,树木不见了!爸爸,爸爸,树木不见了!”爸爸安慰我说:“制造纸巾要用树木做原料。你用掉了这么多纸巾,树林当然就没有啦!”

  为了让树木回到晨沐广场,我又跑回去,一边跑,一边卷……过了一会儿,纸巾全都卷了回来,晨沐广场的树木又回来了。我高兴地大声唱起歌来:树木,回来了!树木,回来了,回来了!

  突然,一个人正推着我,我睁开眼一看,原来是爸爸,爸爸说:“你怎么睡觉又踢又唱的,是不是做噩梦了?”我依偎在爸爸的怀着说,爸爸,这不是噩梦,是环保梦。爸爸,以后我再也不乱用纸巾了,你给我买块小手帕吧!

小学生讲故事比赛演讲稿5

  兰兰是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西郊小学的一名学生。开学的第一天,天刚蒙蒙亮,她就告别了奶奶,顶着冬季的寒风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终于到学校了 ,这时,她的肚子早已咕咕直叫了。

  早读课后,她惊讶地发现支教的小王老师端着一个大盆子走来。小王老师来自遥远的哈尔滨,她笑起来有一双弯弯的眼睛,同学们可喜欢她了。她常常会从遥远的家乡给他们带来惊喜:有可口的糖果,漂亮的橡皮,还有美妙的故事书……今天,小王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同学们个个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几个馋嘴的同学紧盯着大盆子,不住地咽口水。看样子,那东西圆圆的,是馒头?小王老师慢慢地掀开了盖在大盆子上的纱布。哇!孩子们都惊叫起来,老师简直是在变魔术嘛!盆子里放满了热腾腾的水煮鸡蛋!兰兰的眼睛更是亮得像天上的星星。由于贫困,她从来不吃零食。鸡蛋,简直是她梦想中的美味。只有等到村里有钱的人家办喜事时,才有机会吃上。她揉了揉眼睛,发现同学们的嘴巴个个张得比鸡蛋还大。这么多的鸡蛋,该不会是一人分一个吧?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咽了咽口水。

  看着眼前这一群静悄悄的孩子,老师的眼睛湿润了。她清了清嗓子,说:“孩子们,党和政府知道我们许多孩子都饿着肚子上学,从今天开始,送给我们每人一个鸡蛋!”这不是做梦吧?孩子们难以置信地看着老师。亲爱的小王老师总是像美丽的仙女一样,不断地带给他们惊喜。小王老师一个一个地将鸡蛋送到孩子们手里,每送一个就嘱咐一句:“趁热吃呀!”孩子们用双手捧着鸡蛋,慢慢地剥开,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心咀嚼,小心翼翼地不让一点蛋屑掉落,每一口都那么珍惜,好象这是一个无价之宝一样。淘气的杨志强边吃边啧啧称赞:“香!真香!”马军则不住地用舌头舔着残留在嘴边的蛋黄,他称赞道:“啊!真是天堂的味道!”咦?兰兰怎么不吃鸡蛋?兰兰低着头,捂着口袋,她把鸡蛋藏在口袋里了。她羞涩地说:“老师,我想把鸡蛋留给奶奶吃。”小王老师掏出她的鸡蛋,说:“好孩子,把鸡蛋吃了,学习好了,长大了才能孝敬奶奶。”小王老师含着热泪剥掉了兰兰的鸡蛋,看着她一口一口地吃下去。

  下午的美术课上,孩子们不约而同地画了鸡蛋,一个个充满温情、承载梦想的鸡蛋。

小学生讲故事比赛演讲稿6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叫宗越,来自南分路学区中心学校。我今天要给大家演讲的是关于书包的故事。

  或许,有人会说:书包有什么?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用品吗?

  不错,书包确实只是一种普通的学生用品,但不同的人、不同的来历、不同背景下的书包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意义。

  让我讲一讲我的家族有关书包的几个片段吧!

  爷爷说,小时候,他上过一年学,用过一个书包——那其实是我的祖奶奶亲手设计和缝制的一个“布袋”。虽然样式简单,所用的材料也不过是染了色的、乡下俗称白老布的纺棉布,但却成了爷爷的至爱,炫耀的“资本”。因为当时村里的大多数孩子过得都是“身无一缕丝、脚无半寸布”的贫寒日子,连吃和穿的都不周全,就更别奢望有“书包”上学了。而爷爷居然有了书包,有了学上,不用说该是多么露脸的事啊!每当爷爷挎着“书包”神气活现地穿梭于乡间崎岖的小路时,总是格外地引入注目,惹人眼馋。只是这样的“风光”只维持了一年,随着爷爷又有了个弟弟,家境越来越不好,爷爷只能失学,那只书包也就完成它的使命,被束之高阁了。

  同爷爷相比,爸爸的书包是来自于正宗厂家、正宗商店的正宗商品。但尽管如此,却已大大贬值,远没有爷爷的那样有“身份”,那样受尊宠。因为爸爸上学的年代,正是改革开放硕果累累、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年代。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也今非昔比。一切都是新的:新修的马路、新建的学校、新开的商铺,折射出村民们全新的生活,人人心情舒畅,“喜”字刻在脸上,笑意挂在眉梢,幸福溢满心头,给人以“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无限遐想。

  人们已不必为温饱担忧,上学也不再是孩子的奢望。而相应地,书包,这个原本就不足一道的“小萝卜头”也就渐渐褪去了它的光环,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正因为如此,虽然爸爸用过了很多书包,其中也不乏高档、昂贵的“娇娇者”,但这些书包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种必备的学习工具而已。既没给他以任何荣耀,也不能以此吸引别人的眼球。从“书包”身上,他根本无法找到当年爷爷的那种感觉,也无法体验当时人们的那种心境。因而他对自己用过的书包印象都很模糊,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感受可言。

  而我和爸爸就不同了,一是我对自己用过的每一个书包都有着很深的印象、很深的情感;二是我的书包已不单单是一种学习用品,它有着一种特殊的纪念意义。

  别看我只是个小学生,可用过的书包早已创下我们家族史上的吉尼斯纪录。不仅数量多,而且大小、颜色、款式、造型各异。但如果问我对它们的印象,我一定会如数家珍还你个交待,而且能准确说出购买它们的时间。这是因为我的书包大多是和一些特殊的日子联系在一起。

  比如国家申奥成功,学校教学楼落成,我家乔迁新居,我自己过生日,爸妈涨工资等,只要逢上这样喜庆的日子,家里人都会兴致勃勃地陪着我逛商场,然后特意让我来到专卖学生用品的店柜,买个东西做纪念。也不知怎么的,我就特别喜欢挑选款式新颖、色彩鲜艳的书包,日积月累,我的书包可是越积越多了,特别是这几年,国家、家里喜事不断,我拥有的书包量也“水涨船高”,远远超过了我的需求,以致于包多为“患”,占据了我卧室的“半壁江山”。

  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很乐意享受这种奢侈性的消费,而且有多多益善的欲望,理由很简单——书包多多,也就意味着“喜事多多,快乐多多,幸福多多”!

  现在,这些书包已经成为特殊的纪念品,纪念和见证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从爷爷的书包、爸爸的书包再到我的书包,见证的不就是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吗?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