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2)

时间:2021-08-31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评析]:这首词通过对独特奇异的边塞秋季风光的描写,表现了戍守边疆的将士的英雄血性和可亲的人间真情,展示了作者所具备的报国雄心及对边关生活实际的深切感受。全词上阕极力表现边塞秋季风光的异,为下阕的抒发感情作铺垫;下阕抒发守边将士的情怀,以情写景,以景衬情,思乡和忧国交织在了一起。全词由景物深入到人物的精神境界,悲壮而不悲观,意境浓郁,沉雄而不消沉,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怀。

  1、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并答题。①本词上片以__叙述_为主,下片以_抒情_为主,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②词中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 卷 挽 射

  ③全词的点睛之笔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3、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狩猎 ))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5、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6、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

  7、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8、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显示抱负不凡。

  9、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

  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人为自己勾勒了 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 挽弓劲射的英雄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11、这首词用一个狂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 豪放派词篇的典范。上片表现词人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举止神态 胸怀,抒发了 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12、说说遣冯唐 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

  13典故:①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14、主题: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情感。

  15、 [名句赏析]亲射虎,看孙郎的意思是作者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持节云中,遣冯唐,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6、《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射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17、①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 的豪情壮志。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 ③、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狂;突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己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评析]:写这首词时,词人已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等不幸遭遇,她的处境异常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就是当时词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本词极言作者内心的沉重哀愁,词中用闻说也拟只恐三个词语,欲抑先扬,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理婉曲地表尽。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两句,把不可见的愁具体化,形象化,以船都载不动来渲染出忧愁之深重。夸张奇特,语句新异,再现了作者暮春寡居的凄楚心情。

  1、词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愁苦心情的?、①在词中,作者通过两个外在的行为: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来表达了自己内心浓重的哀愁。哀愁如此之重,使她无心梳妆打扮,重到一提便于工作会泪如雨下。②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两句,把不可见的愁具体化,形象化,以船都载不动来渲染出忧愁之深重。夸张奇特,语句新异,再现了作者暮春寡居的凄楚心情。

  2、请说说右边的插图能否体现诗中的日晚倦梳头并说明理由。开放题,可说能,也可说否,强调言之有理。示例1:不能,因为插图中的月亮表明是在月夜下,而日晚则是日色已晚,显然图中的月亮不当;示例2:不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已打扮好与倦梳头相矛盾。示例3: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的满面愁容正体现了她沉重的愁苦下日晚倦梳头。

  3、诗中加点的只恐有什么表达作用?与前面的闻说也拟结合起来,以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内心沉重的哀愁。

  [名句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与恨,原是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词人采取夸张性的比喻,说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而且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从而突出了自己愁苦之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