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鉴赏范例(2)

时间:2021-08-31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神态描写些愁苦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欲抑先扬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比喻夸张写出愁苦的沉重

  [认识诗人]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前期词作主要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与丈夫的'离别相思。后期词作主要写亡夫之痛、故国沦丧之悲以及伤时念旧的抑郁情怀。

  [了解背景]《武陵春》李清照53岁,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之时,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全诗精释]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虽然日上三竿,我仍无心梳洗打扮。景物依旧,人事俱非,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也曾产生去那里泛舟之念,但只怕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诗中言情]《武陵春》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春花凋落说自己青春不再;又借“双溪泛轻舟”表达自己丈夫去世内心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名句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与“恨”,原是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词人采取夸张性的比喻,说“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而且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从而突出了自己愁苦之深重。

  [话题拓展] 比喻写愁 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眷恋疆场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异曲同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视、听觉写军中豪迈的生活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比喻修辞,视、听觉写激烈的战斗生活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忠君报国的爱国情怀和远大抱负

  可怜白发生!----------------------- 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的苦闷

  [认识诗人]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等,属豪放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了解背景]《破阵子》是一首自抒英雄情怀并用以激励友人的壮词。南渡近三十年,辛弃疾梦寐以求的就是渴望能指挥百万雄师,驰骋疆场,为国建立功业。然而他的美好夙愿,直到两鬓斑白,也没能实现。他寄给陈亮的这首词,正是表达了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全诗精释] 醉了之后把灯拨亮了看着我的宝剑,一梦醒来,在想象中回到了号角声接连不断的军营。将军分发烤牛肉犒赏手下的战士,军乐里演奏出塞外的悲壮歌声,这时战场上正在检阅军容。军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快奔驰,弓弦像响亮的雷声那样惊天动地。完成皇帝恢复中原的事业,得到我生前和死后的美名,可惜的时我如今已经白发丛生。

  [诗中言志]既表达了作者忠君报国的爱国情怀和建功立业远大抱负也表达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

  [名句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这是词中回忆往昔军中生活的名句。首句有两物──“灯”与“剑”,有两个动作──“挑”与“看”,而总冠以“醉里”二字。剑是英雄立功沙场的武器,此时“醉里挑灯”这一“看”,显示出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金杀敌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啊。“梦回吹角连营”醉中入梦,梦醒犹觉连营号角声声在耳。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结句一个 “沙场秋点兵!”写得肃穆威严,展现出一位豪气满怀,军威赫赫的场面。

  [话题拓展] 金戈铁马爱国 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陆游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辛弃疾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壮志难酬 辛弃疾 可怜白发生!

  范仲淹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诗文名句汇编〖第五册

  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沁园春?雪》)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

  4.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5.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英国----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8.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蜀汉?诸葛亮《出师表》)

  9.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蜀汉?诸葛亮《出师表》)

  1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蜀汉?诸葛亮《出师表》)

  1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汉?诸葛亮《出师表》)

  1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晚唐?温庭筠《望江南》)

  1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北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北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5.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7.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北宋?李清照《武陵春》)

  18.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北宋?李清照《武陵春》)

  19.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

  2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白居易《观刈麦》)

  2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白居易《观刈麦》)

  2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2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晚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2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26.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北宋?晏殊《破阵子》)

  27.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北宋?苏轼《浣溪沙》)

  2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南宋?李清照《醉花阴》)

  29.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宋?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

  30.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宋?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

  31.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作了土;输都变作了土。(元?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32.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鉴赏范例】相关文章:

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

2.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古诗鉴赏

3.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

4.初中语文古诗鉴赏

5.语文怀古诗特点鉴赏

6.语文古诗鉴赏技巧

7.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词鉴赏汇总

8.初二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