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最新说课稿设计(2)

时间:2021-08-31

五、教学板书的设计

  20、古诗两首 字词

  理解诵诗句

  想象

  本节课的板书抓住了文章的脉络和学习古诗的方法,内容精当简约。

结语:

  交互式白板的运用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常态下的阅读教学打破了封闭的时空,让学习充满了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更加灵动、高效!

  这次教学,我只是摸索了电子白板中的一些功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钻研电子白板的其它功能,利用这些功能更好地辅助语文教学。以上是我简单介绍,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的聆听,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古诗两首》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冀教版语文第四册第二十八课《古诗二首》中,两首诗分别是《村居》和《小儿垂钓》。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写,诗中描写了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小儿垂钓》是一首充满童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两首诗同写儿童,写得是童趣,写得是童心。儿童处在人生早春,春风中放纸鸢是放飞童趣,莓苔上钓鱼是垂钓童真;两位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人生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活力,几分希望。

二、说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二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维度确定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利用看插图、查字典、辨字形、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一些字的含义,体会诗中的韵律美。

  3、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6个。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收集作者的'相关资料,并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来提高学生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意境。

  2、通过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的意境美、韵律美。

  3、通过“读——背——问——诵——唱”这样步步深入的五个环节,并借助古典音乐的清雅意境,让学生在诵读的同时能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能够掌握“品字词,想画面”的古诗学习方法。

  4、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辅助古诗教学。通过对古诗本身的解读,鼓励学生形成自己对古诗的独特理解,并通过朗诵表现出来。(以我心解读文本,以我声诵读文本。)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吟诵经典诗词中得到更好的情感熏陶,使学生的感情逐渐得到升华,并逐渐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以及进一步深入学习古诗词的自信心。

三、说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多种途径理解字义,并辐射全篇。

  2、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以及进

  一步深入学习古诗词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以我心解读文本,以我声诵读文本。

四、说过程:

  苏东坡说:才知源海文始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精髓,而且深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新课标规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希望我的古诗课堂能在现代教学技术的辅助下,变得更加鲜活,体现“古”诗文的“新”

  教学,能实现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新语文课堂。下面我就从以境引诗、信息整理、字字落实、问读结合、个性朗读、诗画合一、趣唱经典这七个环节来谈谈对这节课的教学安排。

(一)、以境引诗

  上课伊始大屏幕出现教师寄语(愿每个孩子都能用诗文的语言 展示自己诗化的心灵!)并配有新学堂歌中的几首古诗歌曲,不管是文字还是音乐都以古诗词为基点,为学生呈现出一种古典美。年逾古稀的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近年来为古诗词谱曲的少儿歌曲20首。在今天这堂课上我以古诗新唱作为一条隐线,以增加古诗课堂的趣味性。

(二)、信息整理

  信息整理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因特网收集作者信息,了解写作背景,并经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以便在课堂上以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三)、字字落实

  李重华在《贞一斋诗说》中这样认为:“诗有三要:发窍于音,征于象,运神于意。”也就是说字音是一切朗读训练的基础。

  字字落实指读古诗,主要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入手。并以大屏幕出现的重点提示词(草、莺、杨柳、春烟;儿童、纸鸢;蓬头稚子、莓苔,路人、鱼)引导学生背诵。

(四)、问读结合

  两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去理解诗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继而全班交流。

  如在教学《小儿垂钓》时,我就采用了“三问”:

  一问:根据预习中提示的哪些方法,你理解了哪些词? 二问:再来品味这首诗,你认为这个小孩儿有什么特点? 三问:“遥招手”是什么样的动作,做做看,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五)、个性诵读

  紧密的承接“问读结合”环节,个性诵读就一种深化语文素养的体现。例如《小儿垂钓》中“遥招手”的意境,古诗词专家尚有异议,那么我就将“异”就“异”,以此为个性诵读的切入点,体现垂钓小儿的认真(专心钓鱼);紧张(唯恐路人靠近);既专心垂钓,也热心助人(“招手”理解为“轻轻走过来,我告诉你”)。

  在诵读的同时,配以节奏较为鲜明的古典音乐《荷塘月色》,并能让诗中垂钓小儿活起来,让学生读出自己眼中不同的“垂钓小儿”,这正是读诗的一种境界——历历在目!(六)、诗画合一

  优秀古典诗歌其独特的魅力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古诗教学中,如果仅仅抓住了“言”——诗句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忽视了诗歌的“意”——这恰恰是诗歌的精华所在。因此,领会、欣赏诗歌意境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教学《村居》时学生通过“四读”达到了诗画合一:

  一读:生机勃勃

  二读:特别喜爱

  三读:热闹、欢快

  四读:激昂、希望

  教学中就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形声不受时空限制,表现手法多样性的特点,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不知不觉地在学生脑中“活”起来,从而使学生在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中,深入理解诗意,挖掘古诗意境,最终受到思想教育。

(七)趣唱经典

  教学目标中提到我会通过“读——背——问——诵——唱”这样五个环节来教学古诗,在最后一个环节“唱”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村居》和《小儿垂钓》两首歌曲,通过“音乐情境”的创设,让古诗“新”起来,“活”起来,也让学生对古诗有新的认识,更加喜欢古诗,激发学生的乐趣。在愉快的唱诗中,不知不觉,学生就把这首诗牢牢记在心间。通过唱诗,把童趣体现的淋漓尽致。

  本节说课,会有许多缺点和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和指导教学中提高。还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不胜感激!谢谢!

【《古诗两首》最新说课稿设计】相关文章:

1.《古诗两首》设计

2.古诗两首说课稿

3.《古诗两首》说课稿

4.古诗两首的说课稿

5.《古诗两首》课件设计

6.关于《古诗两首》的教案设计

7.古诗两首作业设计

8.关于《古诗两首》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