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诗《浪淘沙》赏析

时间:2021-08-31

  浪淘沙(看溜冰)

  郭沫若

  雪浪锁云燕,水面横天,刀鞋对对剪冰船.人似流星飞过去,快活无边。

  举目尽青年,争著先鞭,《逍遥游》又入新篇.地上乐园今实现,转瞬之间。

  这首词是《试和毛主席韵》词三首之一。余二首为《念奴娇·小汤山》、《水调歌头·归途》,同作于1957年1月23日。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原韵云: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鞭,东临揭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令又是,换了人间。”毛泽东的词写于1954年夏天,在北戴河见景生情,抒发感慨,歌颂祖国翻天筱地的变化,以及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空前高涨的热情,和热火朝天的干劲。郭沫若的词,选择溜冰一件小事入手,写出了新中国青年的欢乐、美好、幸福的生活,歌颂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首词,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是语言明白如话。这里基本无典故,也没有深奥难懂的句子诗句象是浙浙沥沥的春雨,飞洒着、飘忽着,那么自然,象冰晶一般透明。又象溪涧涓涓的流水,09地流着,涂凉地消着,那么清澈澄明。这不是在做诗.完全是诗人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这感受具体、真实,因而

  也很感人。第二是没有口号、政治术语,如散文那样直说,采用了赋,比、兴的手法。毛泽东1965年在给陈毅谈诗的一封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这样才有诗味、诗意、诗美。郭沫若说:“我自己觉得我的想象力实在比我的观察力强。”这首词的想象、联想和幻想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诗要用形象思维”的一个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