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太阳礼赞》赏析(2)

时间:2021-08-31

  这首诗共7节,每节两行。前三行写诗人等候、观看日出的情景:渴求光明的诗人伫立在海边,背靠波涛汹涌的大海,面向东方,急切地等候着太阳的升起;霎时只见太阳的万丈霞光将天空的云彩染成一片红火,接着又将诗人的眼睛照射得金丝飞放。郭沫若自称是一个“偏于主观的人”,他从不客观地、静止地描写自然景物,相反他总是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倾注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之成为自我表现的对象。本诗前三节对日出景象的描写,就充分显示了这种艺术特点。比如,第一节写日出前大海为迎接“新生的太阳”而“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其实大海是没有感情的,这分明是诗人等候日出时心潮澎湃的写照。一般诗人称日出为太阳新升,如闻一多的《太阳吟》:“楼角新升的太阳!”郭沫若这里却称日出为“新生的太阳!”“新生”一词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郭沫若认为,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祖国新生了,自焚后的凤凰新生了,作为光明使者的太阳自然也新生了。“新生”是诗人当时的理想,是他追求光明,创造未来的动力。第二节写日出时最先见到太阳的 “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一个“笑”字不仅将云彩人格化了,也透露出了诗人的欢悦之情。是人为了尽快见到太阳,恨不得把“眼前的障碍一概刬平!”充分展示出他渴望光明已急不可耐的心情。第三节写诗人见到太阳后,“从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这是他得到光明时欢快情绪的涌流,也是对给他带来光明的太阳的报答。这三节将日出前后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心绪的变化写得层次分明,形象生动,达到了情于景、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