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雷电颂》创作背景

时间:2021-08-31

【时势】

  《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政府政府消极抗日、积极,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政府反动派的*屏蔽的关键字*,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话剧《屈原》剧照(1943年)重庆话剧团《屈原》在当年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许多爱国者的共鸣。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最终被国民政府当局禁演。

【全剧】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白——《雷电颂》。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雷电颂》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政府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政府反动派的*屏蔽的关键字*,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序俄文译本史剧〈屈原〉》)于是,郭沫若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