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春莺曲》赏析(2)

时间:2021-08-31

  又迸成一座梅薮。//

  那姑娘到了春来,

  来到他墓前吊扫,

  梅上已缀着花苞,

  墓上还未生春草。//

  那姑娘站在墓前,

  把提琴弹了几声,

  刚好才弹了几声,

  梅花儿都已破绽。//

  清香在树上飘扬,

  琴弦在树下铿锵,

  忽然间一阵狂风,

  不见了弹琴的姑娘。//

  风过后一片残红,

  把孤坟化为了花冢,

  不见了弹琴的姑娘,

  琴却在冢中弹弄。

(尾声)

  啊,我真个有那样的时辰,

  我此时便想死去,

  你如能恕我的痴求,

  你请快来收殓我的遗尸!

【郭沫若《春莺曲》赏析】

  这首诗的中心意象是:“慧心的姑娘”赠给诗人一枝梅花,诗人便以为姑娘爱上了他。接着诗人通过奇特的想象营造了一个爱的境界,他要在为爱而死的时候把这枝花吞进心头,让梅花在尸中结成梅子,又长成一片梅林。以后姑娘到梅花冢前弹琴,突然狂风来临,不见了姑娘,而琴却在冢中弹弄。诗共三部分。诗的第一部分本来只是“假如”,到了第二部分《莺之歌》却写得煞有其事,就像民间传说中的梁祝故事一样。诗人痴情而又天真地希望姑娘有着与他一样的生死以殉的深情,这当然是对于纯真爱情的渴求。“尾声”中透露诗人的心迹:“啊,我真个有那样的时辰,我此时便想死去……”

  这首诗以梅花起兴,以梅花所赋予的爱情内涵作为贯串线,以此展开一种纯情境界,火热的激情含蕴于雍容秀雅的诗句之中,空灵而飘逸,这里有纯粹的诗美追求,或许受了当时已传到中国的王尔德唯美主义作品的影响,也同时有中国古代民歌和民间传说的遗韵,这与《女神》中那些惠特曼式的、长河奔泻般的激情迥然异趣,这就是郁达夫所说“诗人两重人格”的表现吧。在在《女神》中也有一首由爱想到死的诗,那就是《Venus》(维纳斯),只有两节,第二节便是:“我把你这对乳头,/比成两座坟墓,/我们俩睡在房中,/血液儿化成甘露!”但没有如《春莺曲》这样展示一个美妙的童话般的境界,并且反复咏叹,读之令人心醉。而那由于爱恋就联想到死,并大力美化为爱而死后的情景,以至成为一种美好的向往,又是怎样一种心态呢?张光年说得对:这是诗人“曲折地,不自觉地反映了那个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的一个方面。诗人所爱的‘那种火山爆发式的内发情感’在如醉如痴的恋情中再一次宣泄了出来。”与《Venus》相比,是一种情感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吧。  《春莺曲》近似闻一多《死水》式的现代格律诗,其中“莺之歌”更具音乐的美(各行音节的顿数一致)与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颇有歌唱性。这样的形式安排,增强了诗的优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