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自叙传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

时间:2021-08-31

  导语:郭沫若前期创作的自叙传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像“爱牟”一样孤独者,长期漂泊在海外。生存的艰难、理想的幻灭促使他们流露出焦虑意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孤独者身上同时体现了浓重的漂泊意识。

郭沫若自叙传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

  郭沫若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拓者之一,其小说创作历程长达三十年之久,写下了40余部具有现代浪漫抒情色彩的小说。郭沫若在1918年至1927年前创作的小说通常被称为“自叙传”小说,代表性作品有《残春》、《喀尔美萝姑娘》、《叶罗提之墓》、《落叶》、《漂流三部曲》、《行路难》等。郭沫若此时小说中主人公多以第一人称“我”,或者“爱牟”等名字出场。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可以被看做他反思这个时代时,所产生的忧郁情绪体验。而“成人的忧郁状态源于人类二元冲突的体验:一方面,我们对内心召唤之绝对的、年轻的信心已经削弱或灭绝了;我们绝无可能从我们全心地投入其中的外部世界那里,偷听到指明方向和确定目标的声音”。[1]由于现实世界与自我的理想世界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个体为了生存必须自己去寻找自我的价值。郭沫若在进行自叙传小说创作时,我们的国家是处在一个失落的时代。个体在面对民族国家时,是精神无所皈依的迷惘。此时,由于生活的意义已经成了问题,要想获得总体性的救赎是不可能的,要获得存在的意义个体只有去探索。作为个体的“我”不得不转向内部世界寻求自我救赎的方案。而作为探索者郭沫若与其“自叙传”小说的主人公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多无家可归的迷惘。焦虑的情绪随之产生。此时郭沫若的小说文本里,主要体现了弱国子民身份认同的焦虑与现实生存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