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烧书辞职的前因后果(2)

时间:2021-08-31

  当时“文革”正在酝酿阶段。1965年2月,江青就秘密窜到上海,与张春桥、姚文元密谋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了。毛泽东也在不同场合说过“如果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你们就造反”之类的话。郭沫若从毛泽东复章士钊的信里得到了信息,这给郭沫若带来的心理负担是极为沉重的。

  郭沫若是有过多次政治运动的经验的,他同别人一样清楚,每次运动都要揪出几个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一场未实现的“笔墨官司”,已经使郭沫若的神经紧绷欲断。嗣后,出现了震撼全国的对史学家吴晗及其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紧接着《红旗》杂志又点名批判了历史学家翦伯赞。这一切,使郭沫若那紧绷欲断的神经再也不堪重负了。

  再嗣后,郭沫若就在别人尚较平静的时候,就举止失措,做出了“辞职”、“烧书”的惶惶然异乎寻常的举动。郭辞去中国科学院的一切职务,也包括了历史研究所所长;在作“烧书”发言时,还说了“对我来说,是有切身的感受,说沉重一点,是有切肤之痛。因为,在一般人看来,我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什么历史家。”在批判“文艺黑线”时,把“什么历史家”也拉在内,是文不对题,还是心有余悸?“历史学者”在他的心目中已经变得非常可怕,成了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