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对对联轶事有哪些呢?大家知道吗?下面来看看!
郭沫若少年读书时,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和尚庙里的桃子,和尚告到先生那里,先生追问学生,没有人敢于承认。于是,先生出了一句责骂挖苦学生的对子:“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并说:“谁对上了,免罚。”郭沫若思考了片刻,对曰:“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智,很高兴。全体同学都免于责罚。
有一年中秋节,家中给了他一吊钱,让他给先生送礼,但他把钱给买了书。第二天,先生暗想,过去逢年过节,郭家历来没有失过礼,今年中秋节怎么没送?于是故意出了上联让郭沫若对:“竹本无心,遇节怎能空过?”郭沫若听出了弦外之音,对道:“松原有籽,过时尽是干包”。意思是说,我家本是准备了节礼的,不过被我用了,好像掉了籽的松包,空空如也。先生也是达理之人,见郭沫若对出了下句,也只好作罢。
郭沫若在县城读书时,有一天,他看见农民挑大粪出城,守门役吏敲诈勒索,一担粪要收两个铜板的出城钱,郭沫若十分气愤,随口吟出一对联讽刺道:“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该联语言浅显明白,讽刺深刻有力,入木三分。
1936年10月9日,伟大的鲁迅先生逝世,郭沫若正在日本,闻后万分悲痛,当晚就写了《民族的杰作――悼念鲁迅先生》一文,称鲁迅是“中华民族近代的一个杰作”。并撰写挽联一副,联中注有“鲁迅先生千古,郭沫若哀挽”字样。联云:“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陨落;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拾魂”。联中将鲁迅和高尔基并列,寄托了对鲁迅及其作品的无限敬仰。
1942年鲁迅逝世四周年之际,郭沫若写了一副对联赞颂鲁迅:“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郭沫若形象地引取了各种自然景物,预示鲁迅的影响将日益广泛,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961年3月1日,老学人萧三到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参观。院里的同志拿出院里职工自己写的许多对联让萧三看。萧三看后,非常高兴,幽默地说:“我也来凑个热闹吧!”说着,他兴致勃勃地挥笔写了上联:“生产产诗歌,诗歌歌生产,热带作物区里做诗,诗情最热。”写完,他把下联空着,并写了一行字:希望有后来高明者对下联。事又凑巧,不过三日,郭沫若也来这里参观。他看到萧三的上联后,笑哈哈地大笔一挥,续了下联:“劳动动教研,教研研劳动,红旗照耀光中施教,教益通红。”接着他在下联的后面写到:“勉强成对,若萧三同志见此,尚笑我自居‘高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