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名家郭沫若

时间:2021-08-31

  郭沫若是近现代历史上一位名声显赫、名扬中外的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宗师。

  【人物点击】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汉族,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分别叫“沫水”和“若水”)、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其代表作有诗集《星空》《女神》,历史剧《屈原》《虎符》《堂棣之花》等。

走近名家郭沫若

  【经典素材一】

  四川乐山郭沫若故居保存着两张郭沫若的成绩报告单。

  一张系嘉定府官立中学堂于宣统元年5月28日所发。郭沫若时年16岁,读完了中学二年级。成绩单上的成绩是:修身35,算术100,经学96,几何85,国文55,植物78,英语98,生理98,历史87,图画35,地理92,体操85。

  另一张成绩单为四川官立高等中学堂所发。郭沫若当时18岁,读完了该校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成绩是:试验80,品行73,作文90,习字69,国文88,英语98,地理75,代数92,几何97,植物80,图画67,体操60。

  从两张成绩单上的成绩看,郭沫若当时显然算不上优等生。第一张成绩单平均成绩79分,包括国文、图画在内的3门功课不及格,最差的仅35分。第二张成绩单上,图画、习字的成绩也很一般,倒是理科成绩如几何、代数等反而卓尔不群。不过,郭沫若后来终究没有成为数学家或医学教授,却匪夷所思地成了一代文豪,令那些信奉“从小看到老”者大跌眼镜。

  分析点拨:郭沫若倘“其生也晚”,参加今日的中考高考,这样的成绩单怕是很难捧进家门的,不只屁股上留下严父“望子成龙”的掌印不说,单是慈母那“恨铁不成钢”的悲叹,便足以令他心重如山。之后,父母大人大抵会凭两次优良的数学成绩果断决策,定向培养他专攻理科,督促他心无旁骛地钻进方程堆。此类剧目如今尚在众多家庭频繁上演,不知喜耶悲耶。

  学子试卷上分数的高低,与其日后成就的大小往往是画不上等号的。不计其数的时代骄子年轻时并无骄人的成绩单。说穿了,读书有读书的规律,学子有学子的追求,为人父母者还是少点功利,多些开明,让孩子顺其自然发展为好。这是历史的辩证法,也是生活对家长们的考试。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只要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一切,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

  适用话题:勤奋、好坏辩、努力与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