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石榴》教学实录(2)

时间:2021-08-31

三、精读感悟,习得言语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我们就按照这个顺序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石榴写具体,写生动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看这一段写了石榴的什么,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画一画。

  生:(读书,圈画好词好句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谁先说你画出了哪些好词句?好在哪里?

  生:“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我画出了“郁郁葱葱”,从这个词我感受到叶子很多,很绿,石榴树长得茂盛。

  师:说得好,我们来看看怎么样是郁郁葱葱(欣赏图片)这就是“郁郁葱葱”,这样的枝叶就叫————。你还画出了哪些好词?

  生:“火红”写出了石榴花的颜色很美。

  师:对,这是抓住了石榴花的颜色,看书中的插图,这就是什么样的石榴花?

  生:火红的。

  师:像火一样红,多美呀。我们再接着交流。

  生:“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这句话写出了石榴花很多。

  师:你是从哪个字中体会到花多的?

  生:密和盛。

  师:还有呢?你再说。

  生:满

  师:一个“密”一个“盛”一个“满”让那个我们感受到了石榴花很多,想象一下那是一个什么情景?

  生:花密密麻麻的,满树都是。

  师:我们来欣赏一下着越来越多的花。(欣赏图片)美吗?谁来美美地读读?读出石榴花得多。

  生: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师:真美呀,还有哪些?

  生:“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嫩绿”感受到石榴的叶子的颜色很美,又嫩又绿。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传神,你找出来了吗?

  生:抽。长得特别快,似乎我们能看见石榴的枝条在长。

  师:(演示)看,这就是石榴的枝条,它是怎样抽出新的枝条的?

  我们接着交流。

  生:“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从把石榴花比喻成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

  生:通过“活泼”这个词我感受到石榴花很活泼。

  师:真会理解。这是把石榴当成什么来写?

  生:人。

  师:“仿佛”这是两个生字,这两个字的偏旁有什么特点?能给仿佛换个词吗?

  生:仿佛、宛如、犹如、如同、好像

  师:看来同学们很善于积累词语,这对于语文学习可是很重要。这些小喇叭正鼓着劲地吹,试着表演一下,怎样就是鼓着劲地吹?一朵朵的石榴花就是一个个的小喇叭,滴滴答答地吹着,石榴花开得真热闹。

  师:大家画的交流的这些词句就是把石榴写生动写具体的好词好句,我们把它放回到课文中,自己读读试试。

  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师:老师检查检查记住了吗?试着填填空。(课件展示)

  生:(填空)

  师:如果我们读的时候把这些好词好句强调着读,想象着读,用心体会着读,就能把书读得生动,读得有滋有味。谁来读读试试?(推荐一名同学做示范),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

  师:大家陶醉了,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郁郁葱葱过的叶子。

  生:我看见了火红的石榴花。

  师:这么美的石榴花,想不想欣赏一下图片?(课件展示)美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读得真美呀,让老师感受到了石榴花开得真热闹。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就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成熟的过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相关的句子

  生:(读书)

  师:石榴成熟的过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师:找的好,谁再补充?

  生:“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师:这两句话中如果让你找找哪个词很关键,你认为是哪些词?

  生:“先、逐渐、最后”

  师:这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写出了石榴成熟的变化是有一定顺序的。还有哪些词?

  生“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这是石榴果实的颜色。

  师:我们看看石榴果实的成熟过程外皮的颜色有哪些变化?

  生:(填空)

  师:这是个怎样的变化过程呢?我们看看(课件展示)这是什么颜色的石榴?

  生:青绿色。

  师:逐渐变得

  生:青中带黄,黄中带红。

  师:最后是?

  生: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师:由绿到黄再到红(板书),这个顺序可以换换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因为石榴先是绿的,最后是红的。

  师:这是按照一定的顺序,遵循了石榴生长的规律来写的,作者抓住颜色的变化、运用恰当的词语很好地写出石榴的生长特点。小作者观察多仔细呀。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读吧。读完就下课把爱。郭沫若《石榴》教学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