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郭沫若(2)

时间:2021-08-31

 二、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

  反抗、叛逆表现在:

  《女神》诞生之时整个中国是一个黑暗的大牢笼,这激发了诗人反抗的、叛逆的精神。

  如:《凤凰涅槃》集中体现旧我的毁灭和新生的欢欣,诗中的凤凰双双自焚前的歌唱,对朽败的旧世界作了极真切而沉痛的描绘。凤凰的自焚,乃是与旧世界彻底决绝的反抗行动,是叛逆精神的强烈爆发与燃烧。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诗人表白崇拜自然界与社会界一切象征生命的事物,来否定一切人为的偶像,一切扼杀生机的旧传统,表现出对封建权威的极度蔑视。

  《匪徒颂》将列宁、罗素、尼采等人一起赞颂,表达了自己要步其后尘挺身反抗的坚决意志。

  创造精神表现在: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相信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万物万事发展的法则。

  2、对20世纪科学文明的讴歌,如《笔立山头展望》。

  3、对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的歌唱,诗人笔下的大自然被充分的人化了。如《晨安》《光海》。

  三、爱国情思的抒发

  从《女神》中的《炉中煤》的年轻女郎,《凤凰涅槃》中更生的凤凰等形象,不难看出诗人对于祖国的深沉眷念与无限热爱。

  简述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

  1、 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是强烈的爱国心和大胆反抗旧世界的叛逆精神。

  2、 创作特色是主情主义,这种主情主义是属于浪漫主义范畴的,是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如《残春》就是“五四”新文学中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品。

  3、 历史小说在郭沫若的小说创作中占有一个特别的位置。他们帮助读者明善恶之分,知兴亡之理。
 相关文章推荐推荐阅读:

郭沫若《女神》简介

郭沫若《女神》赏析

郭沫若《女神》评析

《女神》时期的郭沫若

郭沫若《女神》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