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的课文教案(3)

时间:2021-08-31

  由近到远再到近。

  2、落实几个重点词。

  方:周围  荫:名词作动词,遮,形成树荫。

  罗:排列  颠:巅

  3、用散文化语言描绘。

  内容包括:所做 所居 所见 所闻 所感

  4、品味重点词:

  (1)守拙:

  这是和官场中权谋机诈的“取巧”相对而言,“守拙”就是“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抱朴守静”的意思,是一种鄙视功名利禄,洁身自好的清高品格,作者借此自慰(欣慰)。

  (2)暧暧、依依

  暧暧:写出村落屋远,模糊不清。

  依依:描绘远处炊烟的动态。

  虽无人出现,但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环境,令读者想象--那里住着生活质朴怡然自得的人们。

  (3)总结田园生活的特点:

  宁静、恬美、闲适。

  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农村的城市化和城市中某些人的走向农村(文明的异化)}

  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二)学习第三层

  1、品味尘杂、余闲

  A、尘杂:人世间的杂务,指官场的案牍及应酬一类的琐事。

  虚室:空寂的房间(也可喻心),实指无官一身轻,没有人事滋扰的悠闲。

  B、想像一下有什么余闲?

  调素琴,阅金经、务耕织、发幽思等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作者回归园田有怎样的感受及心情?

  久:悔恨之意

  复:轻松欣喜。

  (三)学习第一层

  思想决定行动。到底是什么样的个性思想促成了这次回归呢?

  所爱:丘山

  所憎:俗韵:气质、性格、情趣、社会风尚,就读书上而言是学而优则仕。

  尘网:官场。

  所思:恋 思

  品味:误:多少辛酸、沧桑。

  (四)总结主旨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五、背诵

  相关阅读:原文与赏析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