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教学课程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的:

  1、 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五首诗歌

  2、 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法学法设计:

  1、诵读品味 2、想象联想 3、扩写诗歌

  课前活动设计:

  课前任选一名诗人,每人准备一首古诗,感情朗读,注意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

  饮酒 陶渊明

  一、 导言: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 回顾作者简介,背诵有关作品,体会诗人的心境及生活态度

  1、《桃花源记》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2、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思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三、 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诗歌,明确: 庐 喧 篱 的读音

  2、体会诗人的感情,小组比赛朗读。

  3、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