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顾城《一代人》有感(2)

时间:2021-08-31

  二、另眼赏读《一代人》

  英国批评家、美学家瑞恰慈这样谈现代诗的意义:“重要的不是诗所云,而是诗本身”。这句话相当深刻地道出了现代诗的价值取向。顾城的《一代人》一共只有两行,读后却难以忘怀。这大概是因为它首先从审美上打动了我,是“诗本身”的深层意象唤起了我们更广阔的联想空间,引爆了我们的情感!诗的标题“一代人”又使诗获得了巨大的时空容量,起到了点题作用。全诗格调冷峻、深沉、意象独特,富于哲理性。

  在这里,“黑夜”是黑暗岁月的象征;“眼睛”象征一代人心灵的觉醒;“光明”象征真理和未来。这三个意象的组合构成了一个意境奇特、充满活力的象征体。在黑色的画面中,人们不难感受到其中孕育着那冲破黑暗的力量。黑夜是可憎的,但又是黑夜创造了它的对立物。诗作可以看作是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它概括了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的心灵里程,表现了诗人寻找光明和真理的信念。

  这首诗虽然只有两句,但结构是完整的,因为它很完整地把一个意思表达了出来——对于过去一个时代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单是这一句所含纳的更为深广的意味就可以让我们的阅读受到强烈影响并意味深长。

  其实,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除了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之外,常常最终面对的宇宙和生命问题并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处理。我认为顾城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诗歌艺术家。还有人可能会感觉这“黑色的眼睛”还有许多可以探讨的地方,为什么这眼睛只能是黑夜给予的,为什么黑夜所孕育的双眼要背叛地寻找它的反面——光明,为什么这双眼睛就不能习惯黑夜。而读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之后,几乎没有人会不停下来想想,“光明”是什么,能寻找得到吗?“留白”做的好的诗,会让人有一种想续写它的冲动,却最终发现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如果让我们在这短短的两行字之后再加上一两行,那该写什么,恐怕没有人敢这么做吧。这正是《一代人》既空白又丰富之处。顾城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节制了自己的冲动,而把思考的主动权还给了读者。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童话诗人”,顾城的创作显在沉浸于他自我编织的 迷人的“生命幻想曲”时,丝毫没有忘记个人、诗歌对社会道义的独特承担。诞生于1979年的顾城的小诗《一代人》短小精悍,不仅彰显了优秀诗歌寓意无限、回味无穷的独特魅力,同时还体现了顾城的这种积极的“文以载道”的努力。

  《一代人》可能不是顾城最好或者说和他的朦胧诗人以及“童话诗人”的头衔最吻合的诗篇,但不容否认,它却是顾城,甚至是文革后“新诗潮”创作中最有影响力和最具经典特征的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