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一代人》读后感

时间:2021-08-31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读后感】

  写下这个题目我也有一层疑惑,甚至连我自己都无法明确如何来界定这一个词的概念。一代人或许是一种家族承接的氏族关系,而他又不具有普适意义。更具实用性的一代人应当按照年代来界定,但即便这样也会因地域等各种原因出现同一时期内的大维度相异特点,但总归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其独特性。

  或许,在人类数万年的发展中早已逐步适应了这一种规律的承替,日常里不会有太多的人关注到这样的一种特点。在占据人类较长时间的封建社会或是更早的社会形态里,人们就更加不会注意到这样的一个问题。那样的社会形态,生产力发展水平弱、信息量极低。人们生活中所发生的演进是极其缓慢的,甚至是数百年才有了一定性质层面的改变,若不拥有一个绝对高瞻远瞩的视野又怎会发现这一远超出人类寿命界限的在社会中发生的微弱变化。西方的工业革命加快了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同时伴随着交通、印刷、传播等各种手段的迅速更新,人类社会本身的演进也在发生着迅速的演变。而中国人这种“自觉”的“断代解读意识”要比西方人至少要晚上两个世纪左右,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端到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魏源提出“以西制西”的观点,这之间已经过去了150余年,更何况林、魏都是无声的呐喊者,之后的康、梁哪怕是戊戌六君子也只是发出过微弱的声音,但这声音足以唤醒有识之士的共和观念。1919年的五四运动用如今批判的眼光来看可能果真存在许多的弊端,大面积的销毁旧物、毫无选择性地摒弃一切民族传统性的东西、提倡武力革命……但其在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的性质却不容怀疑,五四后的社会才具有了较为普遍的“人类自觉”的理念。从18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端到1851年《海国图志》编成再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又失去了200年的自新良机。